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垂钓鱼塘的管理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4
核心提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垂钓渔业逐渐成为现代渔业的一种新型产业。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垂钓鱼塘的特殊性及相应的管理措施,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休闲垂钓渔业逐渐成为现代渔业的一种新型产业。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垂钓鱼塘的特殊性及相应的管理措施,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近几年观察、实践,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及改进办法,仅供参考。

1、池塘选择的随意性。经营者只考虑到对人有利的因素,不注意鱼类的生态环境。因此,池塘绝大多数选择在城乡结合部,离公路太近,噪声大,严重影响了鱼类的正常活动和上钩率。而且一般池塘排灌不畅,不能及时换水,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增加成本。

2、垂钓鱼塘的特殊性。垂钓池塘作为一个特殊的水域,与一般养殖水体相比具有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⑴用于垂钓的鱼来源复杂,大多数来自外地,不同程度带有病原体,或者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鱼体受伤,最易感染病害。如2004年初,我市垂钓中心从湖北进一批(约4000千克)鲫鱼,由于运输时间长,鱼体受损,一下池塘就暴发了赤皮、出血病。虽及时治疗,但由于鱼体带病,大大影响了垂钓者的兴趣,损失不少。⑵鱼池中投入品种多而杂,每天都有大量的各种诱饵投入,再加上水体中鱼群密度大,最高时达5千克/平方米以上,是一般养殖池塘的5倍,特别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和缺氧,滋生各种病原体。

3、池塘选择及条件。垂钓池塘尽量避免靠近车辆来往过多的公路旁,给垂钓者和鱼类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增加鱼的上钩率。要求排灌通畅,需加水时能够及时换水,水面积不宜过大,一般5-10亩最佳,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

4、池塘要适时清整。必须保证每年1次清塘,除去过多的淤泥和杂物。清塘每亩用100-150千克的生石灰化水(或专用清塘药物)全池泼洒,彻底杀灭野杂鱼和各种敌害生物。

5、水质控制。首先在进注新水时,上游用40-50目的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水中,以后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20千克/亩·米)或含氯制剂(强氯精、溴氯海因)以及水质改良剂定期泼洒消毒,防止水质污染。投放一定数量的鲢、鳙鱼,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

6、病害防治。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鱼进塘前用5%的食盐水(或2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浸泡20-30分钟,以防在运输中鱼体受伤病菌感染和把病原体带入塘中。垂钓鱼塘主要发生病害及防治方法:

⑴水霉病:发生在早春,用水霉净300-400克/亩·米,全池泼洒,或用克霉王、强氯精亦可。⑵溃烂病(或烂尾病):外用溴氯海因(或用强氯精),全池泼洒,内服抗菌消炎灵加大蒜素。⑶赤皮病:外用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同时投喂"三病灵"、大蒜素。⑷暴发性出血病:外用克暴灵配加硫酸铜全池泼洒,内服止血灵3-5天。⑸锚头鳋(中华鳋、鱼鲺):外用双效灵、菌虫双杀全池泼洒1-2次,内服止血散、大蒜素,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鱼药的休药期,用药之后,要停止一段时间垂钓,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一般杀虫剂(如敌百虫、杀虫王)在10天以上,强氯精在7天以上,漂白粉在5天以上。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垂钓 鱼塘 管理 措施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99 second(s), 39 queries, Memory 0.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