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河蟹常见病害—“三病”并发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28
    在河蟹生长的旺盛时期,规格为每只100克左右的“黄蟹”常常发生抖抖病、纤毛虫病、蜕壳不遂症等“三病”并发的现象。
    ⒈ 症状
    病蟹体表长满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体表及附肢有滑腻感,肠内无食物,部分蟹体内有积水;病蟹在岸边停留或离水上岸,行动迟缓,对人为心惊动无任何反应,人为将其腹部朝上,无力翻身,且全身颤抖不止;死蟹中有部分蟹背甲的后缘与腹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背甲上还有明显的棕色斑块,全身发黑,是典型的蜕壳不遂症。此为“三病”并发症。
    ⒉ 流行时间
    河蟹“三病”并发症,从蟹种放养到成蟹捕捞的整个养殖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秋季的发病率最高。
    ⒊ 流行水域
    河蟹“三病”并发症多在池塘、河沟及湖泊网围养殖中发生,其中以池塘养蟹的发病率最高。稻田养蟹中尚无此病发生的报道。
    ⒋ 发病原因
   (1)蟹池不清整,蟹种不消毒,所投饵料腐烂或霉变。
   (2)许多发病池为过去的养鱼池,面积小、淤泥深、细菌多。在河蟹生长季节,不注意水质调节,使水体进一步恶化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
   (3)投喂的饵料品种单一,河蟹生长蜕壳所需的钙质及微量元素严重缺乏。
   (4)生态条件差。河蟹的养殖环境中缺少必要的水草等隐蔽物,在蜕壳过程中易受同类和敌害生物的侵袭,因蟹体受损而感染病菌。
   (5)病蟹、死蟹乱丢乱弃,而导致病菌的交叉感染。
    ⒌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坚持定期加注新水、换水,以调节水质,减少蟹病的发生。
   (2)放养的蟹种应用含食盐、孔雀石绿或福尔马林等药物的溶液浸洗消毒,以杀灭蟹体体表的寄生虫和病菌。
   (3)饲养过程中,每10-20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浓度为20×10-6,以增加水体中的钙离子,提高PH值,抑制纤毛虫及其他有害病菌的滋生。
   (4)在水生植物密集区及河蟹集中的水域,定期泼洒0.5×10-6的强氯精或(20-25)×10-6的福尔马林和(0.1-0.2)×10-6孔雀石绿混合液,连续用2-3天,消毒杀菌。
   (5)在河蟹饵料中,添加贝壳粉、骨粉、鱼粉、禽蛋壳粉、蜕壳素等,以增加饵料中的钙、铁等元素含量,以利于河蟹顺利蜕壳,避免蜕壳不遂症的发生。
   (6)发病池全池泼洒(0.2-0.3)×10-6的硫酸锌溶液或1×10-6的蟹安灵;同时每公斤河蟹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连用7天;或用1.5公斤汉宝素5号拌入100公斤饵料中,每天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存塘河蟹总体重的4%,连续投喂3-5天。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619 second(s), 327 queries, Memory 1.7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