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正文

鲫鱼高产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28
 池塘主养鲫鱼要获得高产高效益,养殖技术是关键。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分辨鱼种优劣  养殖户在购买鲫鱼鱼种时,应根据品种的生物学特征分辨伪劣,购买优质鱼种进行放养,这是鲫鱼高产的基础。

    2、鱼种放养密度  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最好自己培育大规格鱼种。①培育鲫鱼鱼种,每667平方米放养鲫鱼0.8—1.2万尾,养成规格50—60克。②成鱼养殖,鱼种平均规格为50—60克,每667平方米放养鲫鱼鱼种1500—1800尾为宜,商品鱼规格在350—400克。

    3、搭配品种  培育大规格鲫鱼种不要搭配草鱼和鲤鱼,而应选择鲢鱼和鳙鱼,数量应占主养鲫鱼20%左右,鳙鱼则占鲢鱼的10%左右。搭配品种的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尤其是过早投入鳙鱼对鲫鱼驯化的影响更大。

    4、鱼种驯化  鲫鱼是生活在水体中下层的鱼类,主养鲫鱼的鱼塘,鱼种经驯化后才容易上浮吃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鱼效益。①培育鱼种阶段驯化相对容易。驯化后的鱼种在成鱼养殖时上浮抢食时间短,便于管理。②驯化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添加剂,可以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③群体数量大,易于驯化,反之驯化时间长。在密度已确定不变时,可以降低池塘水位,相对增大密度,则既利于驯化,又能提高池塘水温,有利鱼苗生长。④驯化期的水质宜“清瘦”不宜“浊肥”。

    5、饲料粒径  ①一般鲫鱼规格在10克以下时,饲料粒径选0.5毫米;10—30克时选1.0毫米;30—75克时选1.5毫米;75—100克时选2.0毫米;150—300克时选2.4毫米;300克以上时选3.2毫米。②鱼的摄食能力受鱼的规格及水温影响,故投饲量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调整。

    6、鱼病防治  鲫出血性锚头鳋病,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重症患病鲫鱼表现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黏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原侍机孽生;二是投入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预防方法:①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1克/立方米水体。②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成0.3克/立方米水体;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确认后可一次性全池泼洒0.5克/立方米水体90%晶体敌百虫、0.2克/立方米水体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667平方米水深1米用药6—10毫升。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451 second(s), 87 queries, Memory 1.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