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水果 » 正文

梨的虫害部分(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5-16

16.梨黄粉蚜 
  [分布为害]又名梨黄粉虫、梨瘤蚜,学名cinacium iakusuiensiskishida,属同翅目,瘤蚜科。只为害梨,在全国各梨产区都分在河北及四川等梨区发生普遍。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梨果萼洼处取食为害,也有在其他部位为害的。梨果受害后初时产生黄斑并稍下陷,黄斑周缘产生褐色晕圈而后产生黑色斑点,萼洼处受害后,黑斑扩展,形成龟裂的大黑疤,失去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梨黄粉蚜为多型性蚜虫,成虫体长约0.7~0.8毫米、身体鲜黄色,呈卵圆形,无翅,触角和足短小。卵长椭圆形,长约0.2毫 米,淡黄色。若虫似成虫,仅体较小,淡黄色。
    [发生规律]此虫经观察在冀中南部1年发生6~9代,以卵在果薹、树皮缝隙及翘皮下或枝干的残附物内越冬。此虫在树皮下常年均有虫体寄宿 和为害。梨树开花时越冬卵开始孵化,l龄若虫是其唯一爬行的虫期。若虫爬行至翘皮下的嫩组织处取食树液,生长发育并产卵繁殖。每代若虫逐步向外扩散,6月中旬开始向果转移,7月多集中于果实萼洼处为害,随着虫量的增加,逐渐蔓延至果面上为害,8月中、下旬果实近成熟,为害尤为严重,果面呈现堆状黄粉。8~9月出现有性蚜,交尾后陆续转移到果薹、树皮缝等处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1)刮老树皮和翘皮,清除树上残附物,杀死过冬卵。(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石琉合剂,消灭越冬卵。发生期选用药剂及浓度:50%敌敌畏800~1500倍液,10%虫啉(一遍净)3000~5000倍液、35%赛丹(硫丹)1500~2000倍液,50%久效磷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1000~1500倍液,10%氯氰菊酪1500~2000倍液。喷药时重点喷果实,尤其注意喷头向上喷到萼洼里。(3)注意苗木除虫,保护利用天敌。

17.大青叶蝉 
 [分布为害]又名大绿浮尘子、青叶蝉、大绿叶蝉等。学名tettigella
viridis(linnaeus)。属同翅目,叶蝉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为害梨、苹果、桃、核桃、枣、柿等多种果树及多种蔬菜和林木树。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枝叶汁液,影响生长消弱树势,在北方特别是产越冬卵于果树枝条皮下,刺破表皮致使枝条失水,常引起冬、春抽条和幼树枯死,是苗木和幼树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7~10毫米,体黄绿色,头橙黄色,复眼黑褐色,头顶有两个黑点,前翅蓝绿色,末端灰白色半明。后翅及腹背黑色,足黄白至橙黄色。卵长圆形,微弯曲,一端稍尖,初乳白近孵化时黄白色。若虫与成虫相似,初孵化灰白色微带黄绿,胸腹背面无显著条纹,3龄后黄绿色,现翅芽,胸腹背面显现4条褐至暗褐色纵纹,5龄时翅芽超过第二腹节,体长约7毫米。
[发生规律]在北方1年发生3代,以卵在果树枝条皮层内越冬,春季果树萌芽时孵化为着虫,于杂草、农作物及蔬菜上为害,第一代成虫发生于5月下旬,7~8月为第二代成虫发生期,9~11月出现第三代成虫。各代重叠发生。10月中旬逐渐转移到果树上产卵,10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并以卵越冬。
  [防治方法](1)夏季夜晚灯光诱杀成虫。(2)幼树园和苗圃地附近最好不种秋菜,或在适当位置种秋菜诱杀成虫,杜绝上树产卵。(3)1~2年生幼树,在成虫产越冬卵前用塑料薄膜袋套住树干,或川白涂剂进行树干涂白。阻止成虫产卵。(4)若虫发生期喷药防治,种类及浓度:20%速灭杀丁、2.5%功夫菊酪、2.5%溴氰菊酯等菊酯类1500~2000倍液,末长果的幼树可喷50%甲胺磷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二者混合使用。

18.蚱 蝉
 [分布为害]又名黑蝉、知了,学名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属同翅目,蝉笠。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北方果产区普遍发生。为害梨苹果桃杏山楂樱桃柿等果树及部分林木树种。此虫为害主要是以成虫产卵于枝条上,造成当年生枝条死亡、严重地区新梢被害率高达50%以上,对扩大树冠、形成花芽影响很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毫米左右,翅展120~130毫米,黑色具光泽,局部密生金黄色细毛,头部3个单眼浅黄褐色,呈三角形排列,复眼大淡黄褐色,中胸背面有“x”形红褐色隆起,翅透明,基部黑色,翅脉黄褐色至黑色,雄虫腹部1~2节有发音器能鸣,雌虫无发音器。产卵器明显。卵梭形,长2.5毫米左右,宽约0.3毫米,乳白色渐变黄,头端比尾端略尖。若虫体长35毫米左右,黄褐色,有翅芽,形似成虫,额显著膨大,触角和喙发达,前足腿、胫节粗大,头顶至后胸背板中央有一蜕皮线。
[发生规律]炸蝉数年发生l代,以若虫和卯越冬,但每年均有一次成虫发   生,若虫在土中生活数年,蜕皮5次,每年6月中、下旬若虫在落日后出土,爬到树干或树干基部的树枝上蜕皮,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成虫为黄白色,经数小时后变为黑褐色。不久雄虫即可鸣叫。成虫有趋光性,7月份成虫开始产卵,8月为盛期。产卵枝因伤口失水而枯死,以卵越冬,翌年6月卵孵化为若虫落地入土,吸食根部汁液,晚秋转入土壤深层,春季又升到土表为害。
  [防治方法](1)剪虫枝消灭卵,可结合管理在冬春修剪进行。(2)老熟若虫出土羽化时,早晚捕捉出土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可供食用。(3)利用其趋光性,在无月亮的黑天空地上燃簧火振树捕蝉。(4)在干基部附近地面喷残效期长的高浓度触杀剂,毒杀出土若虫。

19.蟪 蛄
 
  [分布为害] 又名斑蝉、褐斑蝉,学名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属同翅目。蝉科。在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北方果产区普遍发生。为害梨、苹果、桃、杏、山楂等果树及部分林木树种。此虫为害主要是以成虫产卵于枝条上,造成当年生枝条死亡,对扩大树冠、形成花芽影响很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0~25毫米,翅展65~75毫米,头胸部暗绿色至暗黄褐色,具黑色斑纹。腹部黑色,每节后缘暗绿或暗褐色。复眼大,头部3个单眼红色,呈三角形排列。触角刚毛状,前胸宽于头部,近前缘两侧突出,翅透明暗褐色,前翅有不同浓淡暗褐色云状斑纹,斑纹不透明,后翅黄褐色,雄虫腹部有发音器能“徐徐……”鸣,雌虫无发音器,产卵器明显。卵梭形,长1.5毫米左右,乳白色惭变黄,头端比尾端略尖。若虫体长22毫米左右,黄褐色,有翅芽,形似成虫,腹背微绿,前足腿、肠节发达有齿,为开掘足。
 
[发生规律]约数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土中越冬,但每年均有1次成虫发生。若虫在土中生活数年,每年5~6月中、下旬若虫在落日后出土,爬到树干或树干基部的树枝上蜕皮,羽化为成虫。刚蜕皮的成虫为黄白色,经数小时后变为黑绿色,不久雄虫即可呜叫。成虫有趋光性。6~7月份成虫产卵,产卵枝因伤口失水而枯死。当年卵孵化为若虫落地入土,吸食根部汁液。
   [防治方法](1)剪虫枝消灭卵,可结合管理在冬春修剪进行。(2)老熟若虫出土羽化时,早晚捕捉出土若虫和刚羽化的成虫。可供食用。(3)利用其趋光性,在无月亮的黑天空地上燃簧火振树捕蝉。(4)在干基部附近地面喷残效期长的高浓度触杀剂,毒杀出土若虫。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208 second(s), 120 queries, Memory 1.2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