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龙葵(solanum photeinocarpumnakam.et odash.)属茄科一年生草本,又名苦凉菜、苦纤纤等。以嫩梢茎叶供食,可作汤、凉拌或炒食。在滇中、滇西南一带的沟边、林下阴湿处有分布。少花龙葵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利水消肿之功效,是滇西南一带少数民族喜食的一种野菜。少花龙葵病虫害较少,可免受农药污染。近年来,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已对其进行人工栽培,2000~2001年潞西市种植面积已达20hm2,667m2产量1 100~1 400kg,产值2000元以上。
1、特征特性
少花龙葵株高80~100 cm,茎绿色无毛,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茎部楔形,叶薄近全缘,叶柄纤细,两面具疏柔毛,花序呈伞形,花白色,果实浆果,球形,成熟后呈紫黑色。生长适温22~30℃,开花结实期适温15~20℃,种子无休眠性。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在缺乏有机质、通气不良的粘质土上根系发育不良,植株长势弱,商品性差,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由于当地夏秋季高温高湿露地生长困难;冬春季露地种植,植株长势弱,嫩梢易纤维老化,商品性差,为满足市场需求,多在保护地内进行周年栽培。
2、栽培技术
2.1 育苗与移栽 选择肥沃、疏松、易排灌、前茬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作苗床,深耕细耙,做成宽1m,高15cm的育苗畦,播种前苗床浇1次透水,将种子掺细沙拌均匀,进行撒播,播种后覆土0.5cm厚,然后在畦面上覆盖稻草或麦秆,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5~7d(天)出苗后揭去稻草或麦秆。冬春季要在小拱棚内育苗,夏秋季可在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育苗。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除草。
定植前15d(天),保护地内每667m2施入优质有机肥3000kg。当幼苗5~6片叶时进行移栽,按株距25~30 cm,行距30~35cm开穴定植,每穴栽两株,每667m2栽8000~10000株,定植后浇定根水,确保幼苗成活。
2.2适时摘心 当植株长到8~10节时,可把顶摘去,促进侧芽生长,当侧芽长到20 cm时,可将侧芽沿15 cm采收,留下5cm(有2~3个节间)又可继续萌发新枝梢,不断采摘嫩梢上市,采收盛期冬春季可有3个多月,夏秋季有2个多月,直至开花为止。
2.3合理追肥 为使植株的嫩梢鲜嫩,并不断萌发新芽形成商品嫩梢,每采收1次后都要进行追肥,每次每667m2 施尿素10kg,高效复合肥15kg,对水浇施。植株生长进入中期后,每隔7~10d(天)叶面喷1次奥普尔600倍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产品品质。
2.4采种 收集野生的成熟果实作种,植株生长势好,抗病性强,嫩梢苦味较浓。野生种采种后经晾干、筛净,再放置于阴凉处贮藏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