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蔬菜 » 正文

大蒜的种类及特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4-17

一、概况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引入我国中原地带。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最初引自胡地,叫作胡蒜,因其头大,所以称作大蒜。

大蒜生育期短,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品种繁多,1980-1990年各省市区审定和认定的品种共有13个,各地还有很多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

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大蒜名特产区,如黑龙江省的阿城、宁安,吉林省的农安、和龙,辽宁省的开原、海城,河北省的永年、安国,山东省的嘉祥、安丘、苍山,陕西省的歧山,甘肃省的泾川,西藏的拉萨等。

我国栽培大蒜,不但食用鳞茎,蒜薹的销量也比较大。蒜薹耐贮耐运,每年北方各大中城市,都从大蒜产地购进大批蒜薹,利用气调库贮藏,北方农民也有利用土冰窖贮藏当地蒜薹。所以蒜薹不但冬季早春不缺,并已实现了周年供应。

另外利用小瓣蒜生产蒜苗,也很普遍,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冬季生产蒜苗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

二、生物学特性 

大蒜的成龄植株,是由叶身、假茎、鳞芽、花薹和茎盘组成。鳞茎外面是多层干缩的叶鞘,内部是肥大的鳞芽。

(1)根

大蒜的根是从蒜瓣基部的背面发出最多,腹面较少的须根,主要根群集中在25cm范围内的表土层中,横向展开在30cm范围以内。因根系浅,根量较少,所以表现喜湿、喜肥的特点。

大蒜用蒜瓣繁殖,播种前蒜瓣基部已形成根的突起,播后遇到适宜的条件,一周内便可发出30余条须根,而后根的增加缓慢,根长迅速增加。退母后又发生一批新根,采收蒜薹后根系不再增长,并开始衰亡。

   (2)茎

在营养生长时期,茎短缩呈盘状,节间极短,生长点被叶鞘覆盖。分化花芽以后,从茎盘顶端抽生花薹,但不开花,或只开紫色小花而不结种子,所以大蒜只能用营养繁殖。植株在花薹的总苞中能形成气生鳞茎。

气生鳞茎的构造与蒜瓣并无明显区别,只是个体很小,也可作为播种材料。但因体积太小,只能形成独头蒜,用独头蒜再繁殖可长成较大蒜头。

(3)叶

播种时种蒜已分化5片真叶,播种后继续分化新叶。花芽分化后新叶分化结束,叶数不再增加。叶片的增长在大蒜出土后较为迅速,每周增长1.2-1.3片叶,两周后增长速度减慢,直至已分化的叶片全部长出为止。

大蒜叶互生,对称排列,其着生方向与蒜瓣背腹连线相垂直。播种时将蒜瓣的背腹连线与行向平行,则叶片能接受,更多的阳光。

大蒜的叶鞘是营养物质的临时贮藏器官,分化越晚的叶, 其叶鞘越长,叶数越多,假茎越粗壮。

幼苗期假茎上下粗度相仿,鳞芽分化以后,由于鳞芽逐渐膨大,叶鞘基部随着增粗,鳞茎成熟时,因为基部所积累的营养物质内移到鳞芽,所以外层叶鞘逐渐干缩呈膜状,包裹着鳞芽,使鳞芽能长期贮存。

大蒜叶数越多,叶面积越大,维持同化功能的日数越长,对蒜薹和鳞芽的生长就越有利。

所以在栽培技术上,应掌握好栽培季节,在鳞茎形成前促进叶面积扩大,鳞茎形成期防止叶片早衰,才能长成大的蒜头,获得高产。

大蒜不能产生种子,生产上采用营养繁殖的方法,所以它的生长动态与其它葱蒜类蔬菜都不相同。

三、大蒜的品种及特性

大蒜从蒜头和蒜瓣外皮颜色来分,有紫皮蒜和白皮蒜;由蒜瓣的大小分,有大瓣蒜和小瓣蒜,但是蒜瓣大小都有紫皮和白皮,所以应以蒜瓣大小为分类依据。

大蒜有很多品种分布全国各地。1980-1990年各省市区审定和认定的大蒜品种13个,各地还有很多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

(1)六瓣红

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7年认定。天津市地方品种,株高65-75cm,9片剑形叶,叶色浓绿,蜡粉较厚。蒜头横径6.5cm,一般6瓣,外皮紫红色,单头重60-70g。质脆,辣味浓,品质好。亩产干蒜800- 900Kg。

(2)柿子红

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7年认。天津地方品种,株高70cm,叶9片,浅绿色,蜡粉较少。蒜头扁圆,柿子形,横径5-6cm,单头重40g。辣味适口,蒜皮易破裂,不耐贮运。亩产干蒜550Kg左右。

(3)紫皮蒜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9年认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农家品种,株高55-65cm,开展度40-54cm,假茎高16-21cm。成株8-9片叶,叶片细长,较厚,扁平实心,草绿色,鲜蒜头重32-58g。在内蒙生长期105-110天。植株长势强,苗期抗寒,耐旱,抗盐碱,抗病性强,后期易受地蛆危害。易抽薹。辛辣味浓,品质好,耐贮藏。亩产蒜薹75-100Kg,鲜蒜头750-900Kg。

(4)二红皮蒜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9年认定。由河北省保定市引入内蒙古自治区,株高56cm,开展度45cm,假茎高35cm。成株有大叶片7-8片,叶面光滑,有蜡粉。蒜头纵径4.5cm,横径5.4cm,蒜头外皮浅紫红色。蒜头重80g左右。苗期耐寒,较抗旱,耐盐碱,抗病。后期易受地蛆危害。蒜瓣辣味浓,品质中上,耐贮藏,亩产鲜蒜头1750Kg左右。

(5)宁蒜1号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0年审定。黑龙江省宁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当地紫皮蒜为材料,经辐射处理后选育而成。

叶片收敛,长势强,叶茂盛。株高60cm左右。蒜薹直立,长42cm左右,后期薹顶端出现弯钩形状。蒜头重45g左右。在黑龙江省生长期95-100天,需活动积温1280℃左右。平均亩产干蒜356Kg。喜肥水,蒜头品质好,辣味浓,口感性好,抗旱、抗病力强,耐贮运。

(6)嘉祥大蒜

山东省农作物品质审定委员会1983年认定。山东省嘉祥县地方品种,株高约55cm,蒜头呈圆球形,6-8瓣,皮上有红纹,肉白色,辣味浓。蒜头重约50g,秋种夏收,全生长期约260天,一般亩产蒜薹150Kg,蒜头750Kg左右。

(7)太仓白蒜

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6年认定。江苏省太仓县地方品种,熟性偏早,属青蒜、蒜薹、蒜头三者兼用类型。青蒜假茎粗,叶片阔,叶肉厚,叶色墨绿。 总叶片12-14张。蒜薹长30-40cm,较粗,单薹重16左右。亩产250-375Kg。蒜头大,圆而洁白,一般蒜6- 9瓣,较均匀。味香辣。亩产500-750Kg。

(8)苍山蒜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0年认定。河南省临颖县种子站1978年引自山东省苍山县。株高 100cm,茎粗0.8-1.2cm,15片叶。蒜薹单重30g左右,蒜皮白色,光滑无皱纹。蒜头大,圆形,每头6-7瓣, 平均直径3-4cm,单头重38-40g,单瓣重5-6g。蒜头休眠期长,耐贮性好,但不耐旱,辣味较浓,肉细品质好。抗叶锈病、条锈病。可作蒜头蒜薹兼用品种。

(9)苍山高脚蒜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6年认定。山东省苍山县地方品种,株高85-90cm,茎粗1.5 cm左右。蒜薹粗长,蒜头6瓣左右,重31g以上,皮白。 生长期240天。

(10)苍山糙蒜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6年认定。山东省苍山县地方品种,株高80-90cm,茎粗1.3- 1.5cm。蒜头多为4-5瓣,重30g左右,白皮。生长期 230-235天。蒜头与蒜薹产量与苍山大蒜相当。

(11)苍山蒲棵大蒜

 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1986年认定。山东省苍山县地方品种,株高80-90cm,茎粗1.5 cm,重28-34g,6-7瓣,白皮。生长期240天左右。蒜头亩产750Kg左右,蒜薹亩产300Kg左右。薹亩产300Kg左右。

(12)苏联蒜

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0年认定。河南省临颖县种子站1953年由山东省引进,株高35cm,茎粗 0.9-1.3cm。每株13片叶。薹重6.5g,蒜皮紫色,皱皮,有光泽。鳞茎大,扁圆形,横茎5.2cm,单头重49.1g,蒜瓣呈明显的双层排列,头大瓣多,每头11- 12瓣。耐寒性强,休眠期短,贮藏性稍差,辣味较淡,抗锈病稍差。

(13)白皮蒜

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9年认定。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品种,株高53-75cm,开展度42-55cm,假茎高22-3lcm,成株8-10片叶。叶草绿色,扁平实心,有蜡粉。蒜头纵茎4.5-6cm,横茎 4.5-5.8cm,每头平均有蒜瓣22-24个。蒜瓣2-3层,最外一层较大,内层渐小。鲜蒜头重39-76g。蒜头外皮白色。 在内蒙古自治区生长期120-125天。植株长势强,抗病力强,幼苗抗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易受地蛆危害。辛辣味不浓,品质中等,耐贮藏。亩产蒜头1000Kg左右。

此外还有阿城大蒜、开原大蒜、蔡家坡大蒜、白马牙大蒜和拉萨白皮大蒜等很多地方品种

四、大蒜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大蒜的营养十分丰富,每100g新鲜蒜头中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0.7g,钙5mg,磷44mg,铁0.4mg,VB0.3mg,VA0.9mg,Vc3mg及多种微量元素。此外大蒜中含有的独特辛辣味物质--大蒜素是由20多种易挥发物质构成,使大蒜具有区别其它蔬菜的特殊作用,如大蒜的杀菌防腐作用,这使大蒜除了营养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食药兼用的蔬菜,大蒜素具有杀菌防腐作用,经常食用可以减少体内病菌感染,大蒜中的配糖体有降脂抗凝结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酯活性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心脏病、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血栓,大蒜汁还能降低糖尿病血糖。大蒜中的脂溶性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功能,促进干扰素产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经常食用有抗癌防癌作用。蒜中的微量元素硒可以抗衰老,保护细胞膜结构功能,因此大蒜具有杀菌、抗癌、降低血脂、抗衰老等作用使它成为少有的天然保健食品。

 

 
分享:
关键词: 大蒜 种类 特性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240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