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粮油 » 正文

早稻“坐棵”的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9
核心提示:早稻坐棵是沿江地区早稻上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在水稻栽秧后15天左右开始发病。冷浸田、烂泥田、深水田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偏施单质化肥、缺钾、缺磷、缺锌的田块及栽秧过深的田块容易出现“坐棵”,如栽秧后遭遇寒潮,“坐棵”现象就更加严重。
      早稻坐棵是沿江地区早稻上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在水稻栽秧后15天左右开始发病。冷浸田、烂泥田、深水田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偏施单质化肥、缺钾、缺磷、缺锌的田块及栽秧过深的田块容易出现“坐棵”,如栽秧后遭遇寒潮,“坐棵”现象就更加严重。水稻“坐棵”是水稻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水稻赤枯病。由于水稻移栽后,气温下降、水温和泥湿低,水稻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根系停滞生长,稻根变黑腐烂,水稻吸收氮、磷、钾、硅、锌等营养物质能力减弱,引起水稻营养和生理机能失调,影响了秧苗的呼吸和光合作用,生长停滞,从而出现“坐棵”现象。

 

预防水稻“坐棵”,要在培育壮秧的同时,针对易发生“坐棵”的田块,着重改善秧苗的生长环境,浅水栽秧,栽浅秧,并注意氮、磷、钾、微肥的比例。水稻“坐棵”的预防措施是:

第一,对根部中毒引起水稻“坐棵”,在栽秧前亩施草木灰50公斤、石灰15-20公斤,以中和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提高泥温,改善秧苗根部生长环境。

第二,对缺钾、缺锌引起水稻“坐棵”,在施底肥时,注意氮、磷、钾、锌肥的比例,亩增施氯化钾7.5公斤、硫酸锌1.5-2公斤。

第三,浅水插秧。做到寸水活苗,浅水促蘖。深水、深插、泥温低,影响秧苗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必须实行浅水栽秧,以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和泥温,加强肥料分解,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编辑:foodqa

 
分享:
关键词: 早稻 坐棵 预防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2.761 second(s), 315 queries, Memory 1.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