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粮油 » 正文

水稻秧田中后期的病虫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04
核心提示:水稻一代螟虫,常年主要在秧田期和早栽田前期危害,虫种以二化螟为主,次为三化螟和大螟。我站中村和凤池测报点观测,从3月1日至4月29日,螟虫蛾子诱量远少于常年,后期发生危害比常年轻。
 一、稻螟虫

水稻一代螟虫,常年主要在秧田期和早栽田前期危害,虫种以二化螟为主,次为三化螟和大螟。我站中村和凤池测报点观测,从3月1日至4月29日,螟虫蛾子诱量远少于常年,后期发生危害比常年轻。轻发生年,仍有螟虫危害,也有零星田块出现较重的危害。为减轻螟虫对秧苗的危害,阻止秧田螟向移栽的扩散,秧田中后期仍需杀虫单等药剂一二次进行防治。后述防治稻秆蝇的丁硫克百威,也兼治稻螟虫。

二、地老虎

俗称土蚕子,咬食作物幼苗或嫩茎,我县常年主要以第一代幼虫危害水稻旱育秧、玉米、蔬菜等春播作物,轻则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据我站中村测报点观测,从4月1日至29日,累计诱得成虫91头,是去年同期680头的13%。地老虎成虫发生,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小,蛾量多少直接决定后期地老虎的发生程度。今年地老虎蛾量少,后期危害程度轻,对蔬菜、玉米等大春作物的危害轻。但是,水稻旱育秧苗床,地老虎的危害常年都较普遍,需要加强防治。地考虑幼虫隐藏在地下活动,用常规喷雾防治法效果不佳,当用50%辛硫磷1000倍药水液灌根才好。虽然亩用药量大,但苗床面积小,总用药量不大,防治成本不高。施药适期,主要是五月上旬前后田间见到零星断苗,大部分幼虫处于轻度危害的二龄以前的时期。

三、稻秆蝇

稻秆蝇,是我县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普遍发生、危害较重的害虫。该虫在我县一年发生2代,一代危害幼苗,二代危害幼穗。但群众大都不认识,对前期幼苗的危害,认为是其它虫害所致;对后期幼穗的危害,认为是低温的影响。

稻秆蝇第一代成虫迁入秧田,产卵和孵化的幼虫钻入幼苗危害,并随移栽苗带到大田继续危害。其危害特点是幼虫钻入稻秆内为害心叶和生长点,使展开的叶片出现若干条纵向裂缝,新叶扭曲,叶片破碎。夏季高温时取食时断时续,被害叶片仅形成短而细的裂缝,甚至只见细小孔洞。生长点被害,分蘖增多,植株矮化,抽穗延迟。

稻秆蝇第二代成虫于六月中旬前后羽化,再产卵于稻苗上,幼虫钻入直到危害幼穗后才化蛹。幼穗被害,形成白穗或花白穗(穗的一部分被害变枯白)或扭曲的小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

冬暖夏凉,是稻秆蝇发生的适宜气候。冬季温暖,越冬幼虫存活多;夏季阳光不足、多露潮湿等凉爽天气,适于稻秆蝇生活,在高海拔区危害重于低海拔区的危害。氮肥过多的田块,叶色浓绿,成虫喜欢产卵,受害就重。

药剂防治稻秆蝇,重点防治秧田期的危害。因为秧田期面积小,防治成本低。我县稻田常用杀虫剂,对稻秆蝇成虫均有一定兼治作用,但防治钻入稻苗中的幼虫,主要措施是亩用20%丁硫克百威200-250毫升拌土措施,主治稻秆蝇,兼治稻螟虫。做好秧田期的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