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粮油 » 正文

水稻的免耕栽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5-05-17
免耕法(notillage),又称零耕法(zerotillage)、直接播种法(direct drifling)、耕播合.  
  一、旋耕、水土保持耕作法、免少耕法、少耕法等等,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不用犁或拖拉机翻耕,以耙或旋耕机或开沟犁代整土地亦或人工起垄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或移栽,或撬窝栽秧。水稻生长期间又不用农具薅秧。采取化学除草或生物防草的一种耕作方法。少耕指减少耕耙作业程序、次数、降低能耗的方法。
  1.水稻免耕栽培的发展概况 早在公元265~316年我国华南地区种植再生稻就采用免耕栽培,1068~1077年浙江省开始发展双季间作稻,后季稻也采用的是免耕栽培法。但将少免耕法作为耕作制度及水稻栽培措施来研究,最早的要算日本,且较深入系统,如“省力栽培插法”。在国内是70年代末才开始研究,北方新疆的少免耕直播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旋耕直插晚稻,南方地区的半旱式垄作栽培等,其中半旱式垄作自然免耕理论与技术最为系统完善实用,已成为开发冬水田、改良冷、阴、烂、锈田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四川平原丘陵地区又研究推广板田直插及撬窝免耕稻,形式多种多样,都有节约劳力,保持水土,维护土壤表层结构,改良土壤理化性,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及通透性,使土壤表层营养富集的作用,并能促进水稻早生快发,根系发育良好,减少病虫害,故使水稻生长势旺。促蘖增穗,提高谷粒饱满度,从而获得高产。
    免少耕形式不同,适应范围不一样。直播栽培及板田直播,适宜疏松的稻田及秧母田中推广。以旋代耕适宜机械化程度高的地区及连作晚稻和春花田中进行。半旱式栽培自然免耕主要用于冬水田,冷、阴、烂、锈田及壤土地区稻田综合利用(垄稻沟鱼、萍、茭瓜)撬窝兔耕适合粘土地区推广应用。
     上述免耕形式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改变地形的半旱式起垄自然免耕。一种是不起垄的少耕免耕,这种免耕法不起垄也不耕翻,于插秧前15~20天灌水,泡田,待插秧层土体膨软泥活后,在原茬上直接插秧或先撬窝后灌水湿窝栽秧。在双季稻区多采用早稻收后用旋耕机或配合使用驱动耙整平田面直插,亦或用播种机直播。这种方式增产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两年,第三年应翻耕一次。
     要充分发挥免少耕增产作用也需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即选用分蘖力强的高产良种,培育多蘖壮秧,抢时灌头水,防漏水,收完小春作物及时灌水。适时浅插,保证密度,平田免耕者因稻根主要分布于表层,故应注意分期追肥,免少耕稻田排水性能好,齐穗后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衰,提倡齐泥割稻,减少越冬虫口等。
  2.半早式栽培法 半旱式栽培,是指在水田中,按一定规格,开沟起垄作厢,将水稻栽插在垄埂顶部两侧的水位线或厢面上。沟内灌水,并按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调节水位高低,实行浸润灌的一种新型种稻方法。它是根据农田生态特点,应用自然免耕原理和土壤生物热力学理论,试验研究出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适宜于冬水田,特别是在深脚田、冷浸田,烂泥田和大肥田中应用。故几年来,面积迅速扩展。1987年四川、贵州,湖北、广东、福建等省推广面积达512.93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粮食70千克,增值55.50元。
  (1)半旱式栽培的增产原因
  ①加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 由于作垄后,提高土温,人为地改变了微地形,加厚了水稻生长的熟土层,扩大了田面总表面积(约增大1/3以上)和气面积(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由零变为410~470平方米/亩),速土壤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使土壤的受光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的面积大大增加,相应地扩大了土壤的散热面积,加之土体内水分含量较平田的少,土壤热容量减少,土温易升高(较平作高2~3℃),昼夜温差也较大。有利克服冷、阴、烂田早春因气温低坐蔸的弊端,昼夜温差大有利降低稻株呼吸消耗,增加体内干物质的积累,为水稻生长奠定物质基础。
  ②改变水分运动形式协调水气矛盾 起垄后,用面地表水由原来平田中多向乱流而变成垄沟定向流,垄埂上层土体内,重力水基本被排除,形成了以毛管水上升为主的运动形式,使土壤自然结构得以维持,土体既不会干涸开裂,又不会被水(淹水)分散为泥绒状态,呈疏松多孔层,通气性明显改善,进入土体内空气增多(eh比平作田高160~180毫伏),水气矛盾较协调,气化势增强,还原物质总量可降低75~80%,有利消除有毒物质对稻根的危害。
  ③加强土壤酶活力,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提高土壤供肥能力。 由于土壤中热状况和通气条件的明显改善,因而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跃,总量比平作田多1~5倍,过氧化氢(h2o2)酶活性高,减轻土壤还原物对稻根的危害,使稻根分泌物增多,从而提高根际微生物的酶活性,有利土壤中有机物的矿化和矿质元素的转化,土壤有效养分增加,有机养分分解快,有机氮分解快,氮代谢强,土壤供氮能力提高,输送也灵便。据测定,总有效氮、硝态氮有所增加,铵态氮有所降低。由于硝态氮易被淋洗,脱氮,所以垄作不能减少氮肥用量,尤其要重施面肥,早施蘖肥。另外,因土壤含水量少,ph值升高,土壤有效锌含量增加,速效磷有所降低,应注意增施磷肥。
        综上所述,由于垄作和浸润灌溉,为水稻生育创造了一个水、热、气,肥稳匀足适的生态环境,促使水稻根系发达,白根、黄根多,黑根少,枝根、根毛多,形成强大的根系网,吸收土壤养分、水分增多,从而促进植株地上部分健壮生长。代谢势增强,光合效率高(据测定,幼穗分化和抽穗期净光合生产率分别比平作高39.48%和16.31%),又反过来促进根系生长。这种土壤生态环境,植株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互相适应,互相促进,就必然使水稻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籽粒饱满高产多收。尤其要指出的是有利于稻田综合利用。由于在垄上种稻可在沟中养鱼,养细绿萍或宽行种茭白,立体利用,集约经营,不仅大大提高稻田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吃掉稻田中杂草、害虫,减轻杂草与水稻争光和病虫危害,鱼在水中游动,搅动水体,松动土层,增加土壤氧气,鱼粪又是好肥料,对水稻生长有利,土壤肥力提高。结合养萍,不仅供水稻生长需要,萍还可直接作为草鱼饲料,又可提高土壤肥力,培肥水质,增加水中浮游微生物,为鱼食用;鱼便也是萍的好肥料,有利萍的生长。这样稻、鱼、萍在不同空间,各自有其适宜的生长环境,互相利用,互相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稻田生态系统,故使稻田增产、增值。
  (2)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
  ①整地起垄 冬水田在水稻收后及时翻耕,耙平田面,筑高田坎,蓄水过冬。开春后一般不再犁耙,但对土壤板结和杂草多的田块,在栽前半月应犁耙一次。起垄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栽秧前5~7天进行,按规格拉绳开沟作出粗垄(深脚,烂泥田可提早至栽前7~10天),不宜过早,以免垄面裸露时间长,易滋生杂草,第二次于栽前2~3天,按质量要求进一步加高垄(厢)面,理通沟道,整理成形。冬作田则于小春收后,干耕炕垡数日,于栽前3~4天放水池田,整好田面,待土壤浸实后一次起垄作厢成形。
  作垄规格分厢式和埂式。依品种、田的类型和利用方式而定。厢式一般厢宽60~80厘米,沟宽33~40厘米,沟深27~33厘米。埂式:一般垄宽27~40厘米,沟宽33~44厘米,沟深27~33厘米。大肥田和养鱼田适当放大垄,沟面宽度。作垄时田里要保持6~8厘米水层。刨起的泥要依次轻放,不打乱土层,不压,不抹光垄面。垄顶略呈瓦背形或平顶形均可。插秧后清沟,理垄1~2次,水稻收后不消垄。稍微清沟理垄,冬季继续利用做到持续免耕。
  ②施肥 半旱式栽培的施肥量与平作田同,其施肥法一般采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氮肥一次施完,底肥占总肥量的70~80%,追肥占20~30%),在第一次作垄前将熟肥、碳酸氢铵和氨水等均匀撒入全田,尿素和速效磷钾肥在第二次作垄前撒施于头道平面上。追肥在栽秧后7~10天内施下,对生育期长的品种,中、小苗直插田块,还应在栽后20天左右看苗酌情补施一次追肥。
  ③插秧 根据不同类型田块确定栽插秧苗种类,冷、阴,烂、锈田,常易“坐蔸”,最好插7~9叶龄的大苗。(多蘖壮秧),一般冬水田,宜插3.5~5叶中苗或2叶的小苗。厢式每垄上栽4~6行。埂式必须将秧苗栽在埂脊两侧水位线稍下,各栽1行。行距一般为16~20厘米,穴距10~13厘米:小苗秧每穴插双株,多蘖壮秧的杂交稻和常规中稻每穴6~8个茎蘖,每亩1.6~3万穴(依土壤类型及地区生态特点而定,云南偏多,四川偏少),12~18万基本苗(茎蘖)。
  ④管水 插秧后灌水淹过秧苗基部2厘米左右,返青后进入分蘖期及时降低水位,露出秧蔸,保持半沟水,直至抽穗成熟均实行半旱浸润灌溉。兼养鱼的田,可在分蘖末期后,适当提高沟中水位,以利鱼类生长。
  ⑤除草、防治病虫 由于垄埂面部分裸露,容易滋生杂草,应注意防除。除减少埂面裸。露时间外,提倡栽中苗及多蘖壮秧,使秧苗早封行,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目的。另外,也可于栽后10~15天,亩用48%苯达松乳油250毫升或96%禾大壮乳油150~200毫升,或60%丁草胺乳油120~150毫升,12%恶草灵乳油150毫升兑水50升均匀喷洒埂面,尽量避免喷到秧苗上。或用上述药剂拌细土或河沙25千克均匀撒施在垄面上,但必须要薄水层,并且施药后保持5天以上,对水稻才安全。连续养鱼田一般不需化学除草,若须用除草剂。可选用对鱼较安全的果尔,农得时等低毒高效药剂。
        半旱式栽培由于采用的是宽行、窄株栽插方式,一般病虫害较少,但也要注意,特别是后期防止稻飞虱等危害。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423 second(s), 253 queries, Memory 1.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