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田间管理
2.3.1 中耕除草。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一般4月中旬开始,6月中旬结束,共锄3~4次。封垄后,不再中耕。
2.3.2 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齐苗后,施人粪尿1.2万~1.5万kg/公顷;第2次在苗高30cm时,追三元复合肥225~300kg/公顷;第3次在7月中、下旬,施三元复合肥600~750kg/公顷。每次追肥后都要浇水,以充分发挥肥效。
2.3.3 培土护芽。玄参芽头着生过浅,易露出地面,影响块根膨大。培土可以保护芽头,使白芽头增多,减少花芽、红芽和青芽,提高芽头质量,还可起到保肥、固定植株、免受风害、保墒防旱的作用。培土多在6月中旬进行,用锄头将畦间土壤壅培在植株旁边即可。
2.3.4 排灌。出苗期和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要浇水,雨季要疏沟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2.3.5 除蘖打顶。春季幼苗出土,每株选留1个健壮的主茎,剪去其余的芽。7~8月植株长出花序时,应及时除去,以集中养分,促进根部生长,提高产量。
2.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斑枯病、白绢病和红蜘蛛。斑枯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75%百菌清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防治;白绢病用77%可杀得500~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虫害红蜘蛛用40%乐果800倍液、1.0%阿维菌素2000倍液、15%扫螨净1000倍液防治。
3 采收加工
3.1 采收 用芽头繁殖的,于当年霜降前后、地上部枯萎时收获;用种子繁殖的,于第2、3年霜降前后收获。收获前先割除地上茎,然后挖出参根,取下芽头,切下根部即可加工。
3.2 加工 把收获的参根摊放在晒场上,曝晒4~6d,并经常翻动,使之受热均匀。晚间要堆积盖好,以防霜冻。晒到半干时,修剪芦头及须根,堆积使其“发汗”,使块根内部变黑,4~6天后再曝晒,如此反复堆晒,直至全干,即可供药用。如遇雨天,也可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烘至半干时,堆闷几天“发汗”再烘,直至根部完全变黑为止。一般可产鲜品11250~15000kg/公顷,折干率20%左右,即可产干品2250~3000kg/公顷,高的产量可达6000kg/公顷以上。以条粗壮、质坚实、断面黑色、无杂质、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
4 留种技术 收获时,严格挑选无病、健壮、白色、长3~4cm的子芽(芽头)作种芽,把子芽从根茎(芦头)上掰下后,先放在室内摊放1~2d,再在室外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30~40cm的坑贮藏,北方可深些或直接贮放在地窖内。坑底先铺稻草,再将种芽放入坑中,厚35~40cm,堆成馒头形,上盖土7~8cm,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加土或盖草,以防种芽受冻。坑四周要开好排水沟,一般每坑可贮100~150kg子芽。贮藏期要勤检查,发现霉烂、发芽或发须根,应及时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