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经济作物 » 正文

棉花苗期栽培管理的主要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2
核心提示:棉花苗期管理的中心是在全苗、齐苗的基础上,使棉苗均匀生长,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正常发育,达到壮苗、早发,为适时现蕾,多现蕾打下基?C缙诘闹饕?芾砟谌萦校?一、早查苗、补苗、放苗、补栽。棉花播种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或移栽,地膜棉出苗

    棉花苗期管理的中心是在全苗、齐苗的基础上,使棉苗均匀生长,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正常发育,达到壮苗、早发,为适时现蕾,多现蕾打下基础。苗期的主要管理内容有:

    一、早查苗、补苗、放苗、补栽。棉花播种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或移栽,地膜棉出苗后及时放苗封土,防止烫伤苗和草害发生,尤其五一后出苗的,来不及放苗的,采取先捅然后放苗的措施。移栽棉田缓苗后对弱苗、病苗、死苗要及时补栽,使苗期达到苗全、匀、齐、壮,这是丰收的基础。

    二、早间苗、适时定苗。北方直播棉田,棉苗出齐后要及时进行间苗,间苗能防止因棉苗拥挤而出现争肥、争水、争光的现象,有利个体发育,避免形成高脚苗。适时定苗,定苗适期一般为2-3片真叶时进行,盐碱地、重病地可适当晚定。北方留苗密度要根据地力为基础,品种特性来决定,一般高产田每亩2000-2500株,中产田每亩2500-3000株,旱薄地3000-3500株为宜。南方近几年有逐渐偏稀的趋势,这对产量带来一定影响,各地试验结果,合理的密度应是,高产棉田及杂交种,每亩1300株左右,一般棉田及常规种1300-1500株左右,肥水较差的1500-1800株为宜。各地气候、栽培、习惯不同差异较大,密度应因地制宜。

    三、中耕松土。棉田中耕具有疏松土壤、破除板结、流通空气、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消灭杂草、增强微生物活动,加速养分分解、利于棉花根系发育以实现壮苗早发。中耕次数要因地制宜,做到雨后必耕,地板有草必耕,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度宜先浅后深,首次深度2-3厘米,现蕾前可达6-9厘米。

    四、施好提苗肥。对底肥充足、土壤肥沃的棉田一般苗期不施追肥,但土壤瘠薄施肥不足的棉田,应轻追一次苗肥,苗肥一般亩施尿素2.5公斤,并配以适量磷、钾肥最好。

    五、遇旱及时浇水与防涝排渍。棉花苗期需水不多,北方一般播前浇过底墒水,墒情充足的棉田,苗期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引起苗病。对土壤墒情差、盐碱地或麦套棉田,苗期可进行浇水,特别是麦收前后浇水是保苗促早发的有效措施。苗期浇水水量宜小,宜沟灌。

    六、早防病虫害。立枯病,炭疽病和猝倒病多发生在出苗后半月内,早发枯萎病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是造成死苗的主要原因,历年发病较严重的地块应及早进行预防,以中耕松土、扒土晒根,遇雨及时破除板结,结合定苗拔除病株,喷施叶面肥、调节剂等农业措施为主,配以相应的药剂防治为辅。造成棉花缺苗的虫害主要是地老虎,地老虎的集中危害期在5月中下旬,要及时检查及时防治,低龄期可用乐斯本、乙酰甲胺磷、辛硫磷等农药喷雾防治,对大龄地老虎可采用以上农药拌成毒饵撒于行间进行防治。苗期盲蝽象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当与棉蚜、红蜘蛛、蓟马等害虫同时发生时,可用马拉辛硫磷+啶虫眯+阿维菌素等复配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分享: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4.673 second(s), 363 queries, Memory 1.8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