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病虫害.农药 » 正文

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机理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5-20
核心提示:苹果套袋可显著地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外观品质,是提高苹果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因而这些年来多数苹果产区都采用了这项措施,也收到了预期效果。但各地又先后发现套袋后的果面极易发生黑点病,严重影响了苹果外观的清秀美感。经过果树科

    苹果套袋可显著地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和外观品质,是提高苹果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之一,因而这些年来多数苹果产区都采用了这项措施,也收到了预期效果。但各地又先后发现套袋后的果面极易发生黑点病,严重影响了苹果外观的清秀美感。经过果树科技工作者和果农们的试验研究,现已弄清了黑点病发生的机理和防治方法。   

    症状 黑点病,不论是套袋还是膜袋的苹果都会发生,不套袋的一般不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一颗颗针尖大的小黑点,渐次扩展至芝麻大乃至绿豆大。但只发生在果皮表面,不深入果肉,口尝无苦味,不引起果肉溃烂,生长后期和贮藏期也不扩大蔓延,对内在品质没有影响,但对外观品质和售价却影响很大。   

    发生机理 黑点病的病原菌是粉红聚端孢霉菌,为半知菌亚门中的弱寄生菌。6月下旬开始发生,7月上旬至8月上旬的盛夏雨季是发生盛期,8月下旬后很少发现。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树冠郁闭、降雨频繁、高温高湿、树势旺盛、施氮肥多的果园,发病多而重。套袋果之所以易发此病,是因果实在袋内透气性差,温度高,湿度大,尤其是下雨后袋内积水,纸袋湿后迟迟不干,甚至粘贴在果面上而加重湿度和透气不畅,更会加重发生。不套袋果不受袋内这些小气候环境的影响,通风透光好,散热散湿快,所以这种弱寄生菌就难以感染。
 
    防治方法 ①喷药预防。谢花后至套袋前,每隔10天喷一次80%代森锰锌粉剂800倍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连喷2~3次,进行灭菌预防。
  
    ②选用优质果袋。果袋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套袋效果,而且与此病发生轻重关系很大。因此外纸袋一定要选用针叶树木原料造的木浆纸,且纸质厚薄要适中,柔软细韧,透气性好,遮光性强,不渗水,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边口胶合严;内袋要不褪色,蜡质好而涂蜡均匀,抗水,在高温日晒下不溶化。目前,以日本产的“小林”袋、台湾产的“佳田”袋和国产的“凯祥”袋质量最好。膜袋用原生聚乙烯塑料膜压制(忌用再生膜),光照差的地区用红色膜,云南是高原,紫外光线强,宜用不易发生日灼的半透明乳白色膜袋。   

    ③提早套袋。据各地试验,早套袋可使幼果少受日灼和外界不良气候影响,并提早适应袋内环境,得到更多锻炼,增强抗逆能力。套膜袋的,以谢花后15~20天为宜;套纸袋的以25~35天为佳;套膜袋加纸袋的,在套膜袋后15~25天再套纸袋。套袋时,果袋要鼓胀起来,上封严,下通透,不皱折,不贴果,果实悬于袋的中央。  

    ④改善光、肥、水管理。做好修剪,尤其要做好夏剪的疏枝疏梢,使叶幕层厚薄适宜,改善通风透光;从生长中期起少施和控施氮肥,避免氮磷钾失调和加重缺钙缺硼;雨季做好排水,以降低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  
 
    ⑤雨后检查。每下一次大雨后,要及时检查,凡发现排水孔过小袋内积水的,适当剪大排水孔,以排除积水和利于透气;对被雨水淋烂粘贴在果面上的袋子,及时清除干净,另套新袋。   

    易与黑点病混淆的两种病害   在套袋苹果园,经验不足的,还会把以下两种病害出现的黑点误认为是黑点病,造成防不对症而无效果。
 
    (一)黑点分布在萼洼上部、果顶周围和胴部,一发生就成较大的斑点,也只发生在果皮上,不深及果肉,也不引起果卖腐烂,此病是缺钙引起的痘斑病,严重时还会引发苦豆病。它与黑点病的显著区别:一是黑点病多是套袋果才发生,不套袋果一般不发生,而痘斑病则是套袋和不套袋的都发生;二是黑点病病点下的果肉无苦味,而痘斑病病斑下的果肉有苦味;三是黑点病的病斑在生长后期和贮藏期不扩大,而痘斑病的病斑会扩大,并向下凹陷。防治方法是,秋施基肥时每株增施80~100克硝酸钙或氧化钙、硫酸钙,从萌发新叶起至8月,每隔一月喷一次300~400倍硝酸钙或磷酸二氢钙,或800倍氨基酸钙,补充钙素。
  
    (二)有浅褐色斑点,在果面上分布无规律。它与黑点病的区别:一是套袋果和不套袋果都发生;二是黑点病的病斑较小,不溃烂,而它的病斑扩大后,病部溃烂,甚至引起整果腐烂。这是轮纹烂果病。防治方法与危害枝干的轮纹病相同。
 
分享:
关键词: 苹果 黑点病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