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病虫害.农药 » 正文

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7
核心提示: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是为害黄瓜的重要病害,二者均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症状很相似,田间常易混淆而误用农药、耽误防治时机,现将二者的症状特点和区别总结如下,以帮助菜农和农技人员正确识别。
       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是为害黄瓜的重要病害,二者均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症状很相似,田间常易混淆而误用农药、耽误防治时机,现将二者的症状特点和区别总结如下,以帮助菜农和农技人员正确识别。

黄瓜霜霉病症状识别:该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俗称“跑马干”、“干叶子”,一旦发病,发展迅猛,所以提早发现,及时防治非常关键。此病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较为常见,主要为害叶片,往往先在棚室滴露处或窝风处发生,形成发病中心,之后迅速扩散。发病初期在叶背形成水浸状小点(清晨有露水时较明显,露水消失后隐退),逐渐扩展成多角形水浸状斑,以后长出黑紫色霉层。叶正面病斑初期褪绿,逐渐变成黄褐色坏死斑,多角形,最终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片致叶片枯死。抗病品种病斑扩展缓慢,病斑较小,呈多角形或圆形,背面霉层稀疏或没有。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识别:黄瓜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浸状褪绿色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呈多角形,浅褐色。潮湿时叶背病斑溢出白色菌脓,病斑后期干燥时常穿孔或破碎。叶柄、卷须、果实和茎蔓也可受害,病斑沿茎沟纵向扩展,形成条斑,严重时病茎纵向开裂,染病瓜条有臭味。

黄瓜霜霉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1)前者病斑较大,颜色较深,黄褐色,不穿孔;后者病斑较小,颜色较浅,质脆易破裂穿孔。(2)前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黑紫色霉层;后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溢出白色菌脓,干后留下白痕。(3)摘下病叶对太阳光观察,前者病斑无透光感,后者有明显透光感。(4)前者不为害瓜条;后者可为害瓜条,产生水浸状、近圆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产生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维管束附近的果肉变色,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在症状拿不准时可采用简单方法辨别,即将病叶取下,放在一个干净的塑料袋中稍淋点水,于15℃~20℃下放置24小时,若背面病部有黑霉产生就是霜霉病,无黑霉而有菌脓溢出就是细菌性角斑病。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2、采用生态控制。合理调控温湿度,晴天上午浇水,避免浇水后遇阴天,创造不利于发病的环境。3、及时选用对路药剂防治,霜霉病可于发病初期选用100万孢子/克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等药剂喷雾防治,在天气利于霜霉病发生时,保护地可于发病前采用百菌清烟雾剂熏烟;细菌性角斑病可于发病初期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或48%琥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兼防霜霉病)、或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20%噻菌铜悬浮剂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2.353 second(s), 280 queries, Memory 1.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