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病虫害.农药 » 正文

预防金针菇丛枝病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0
核心提示:金针菇丛枝病属生理性病害,受害菌袋或菌瓶进入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具体表现为: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之后分枝又产生小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直径仅为1~2毫米。
    金针菇丛枝病属生理性病害,受害菌袋或菌瓶进入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具体表现为: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之后分枝又产生小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直径仅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没有产量。

诱发金针菇丛枝病的原因,主要是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加上缺乏弱光刺激,抑制了菌盖的生长,因而该病多见于空气不易流通的防空洞、地道等种植场所。

预防金针菇丛枝病,出菇场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瓶栽金针菇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要进行3~5天的幼菇成形培养,然后才能套袋长菇,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动袋子换气1~2次。袋栽金针菇在子实体生长前期要加强通风,可掀开覆盖物,促进菌盖分化和菌柄增粗,待菌盖发育正常后再实行商品菇的管理方法。发现菇蕾生长不正常、菌柄顶端产生分叉并下垂时,及时清除病菇,并创造有利于子实体形成的环境条件,仍能转入正常生长。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67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