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技术 » 种植技术 » 病虫害.农药 » 正文

控制黄萎病应着重增强棉花体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0
核心提示:几场雨后气温下降,土壤湿度增大,当前棉田较普遍地发生了黄萎病,而且有加快蔓延和加重发展之势。症状表现多样化,还有的和枯萎病混发,很难区分开。 现在多数棉田发病程度还不太严重,病叶出现在中下部和少数棉株;但少数地块病情严重,有的甚至叶片和花蕾开始脱落或突然萎蔫死亡。

几场雨后气温下降,土壤湿度增大,当前棉田较普遍地发生了黄萎病,而且有加快蔓延和加重发展之势。症状表现多样化,还有的和枯萎病混发,很难区分开。 现在多数棉田发病程度还不太严重,病叶出现在中下部和少数棉株;但少数地块病情严重,有的甚至叶片和花蕾开始脱落或突然萎蔫死亡。这样的地块大多为多年连作又不施有机肥、瘠薄缺肥地、严重缺钾地、低洼粘湿地、整地粗放或除草剂为害致使根系发育不良、中下部结铃多没有及时补充营养的地块。症状出现在8 月份,但根源却是前中期管理不当造成的。

目前还没有对黄萎病免疫的棉花品种,只是抗耐程度不同。随着棉株的进一步衰老,最终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株率几乎都是百分之百,但只要是发病较晚而且局限在下部叶片,对棉花产量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当前抗耐黄萎病的品种不少,只要采取综合措施保持棉株体质健壮,对棉花黄萎病是不难控制的。这些措施包括:保持较深的耕作层、安全使用除草剂、施足底肥,使根系健壮发育;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以削弱病菌;增施钾肥,增强棉株抗病能力;花铃盛期满足水肥供应,不使棉株超负荷结铃等。

纵观几个棉花黄枯萎病的易发病期,都是由“内虚外感”两方面的因素引发的。第一段:出苗后,子叶中贮存的养分已用完,棉苗的根系尚未建成,一旦遇到低温、地湿、土硬、除草剂危害、速效养分匮乏等,极易诱发病害;第二段:6 月中下旬,棉花由营养生长转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棉株即将开花,对养分的消耗突增,而发达的根系尚未建成,如遇多雨、低温、地湿、干旱、土壤板结、缺钾等不利条件,又极易诱发病害;第三段:8月中下旬,此时中下部已结铃,大雨后土壤速效养分被淋溶,棉株已极度虚弱,如养分供应一旦中断,或养分不平衡,又会诱发病害。所以当前控制黄萎病的着重点应是增强棉花体质。

实践证明:对发病轻的棉田和刚发病的棉田,或点片发病的棉田,喷施“ 鱼蛋白有机叶面肥”和“克黄枯”都能起到较好地控病作用,两种制剂都含多种营养成分,缺钾地再加喷钾效果更好,可增强棉花体质,提高棉株抗病耐病能力,延缓病害的发展。黄萎病症状表现在叶片,受害最重的则是茎秆内部,喷洒杀菌剂和助长剂则很难奏效。

喷施制剂主要着眼于保护未发病的叶片和棉株,控制刚发病的叶片和棉株,延缓其发病和扩大病情。至于对病入膏肓的棉株要求喷药后起死回生,或者病叶喷药后完好如初则是不可能的。现在立即采取措施还不晚,对轻病地和刚发病地只要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将黄萎病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对产量造成大的影响。

编辑:foodqa

 
分享:
[ 网刊订阅 ]  [ 生产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生产技术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52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