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学名:Amphipoea fucosa (freyer)
分布区域:东北、西北、华北春麦区、西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及华东小麦产区
形态特征:成虫 灰黄褐色,体长13~16毫米,翅展30~36毫米。前翅黄褐或灰黑色,有5条褐色线。环形纹及肾形纹白色或深黄色。卵 半圆形,乳白色,孵化前为褐色。幼虫 体灰白色,头部黄色,腹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褐色线,腹背第8、9节有黑褐色斑。老熟幼虫体长30-35毫米。蛹 红褐色,背面第5~8节前缘有明显的点刻,尾刺2根,呈钩状向前弯曲。
为害作物:小麦、大麦、莜麦、黍、野生寄主有燕麦、芦苇、碱草等
为害症状:秀夜蛾以幼虫为害;低龄幼虫蛀茎取食植株组织,4龄后将麦秆地下部咬烂,麦株呈枯心苗状,发展后全株枯死,造成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分类属性:鳞翅目,夜蛾科
发病特点:北方春麦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开始孵化, 3龄前幼虫蛀茎为害,4龄后从麦秆地下部咬烂入土,继续为害他株,5月下至6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幼虫期约50天左右,老熟幼虫为害后于6月下至7月上中旬化蛹,化蛹处多在被害株附近地下l~3厘米土表。蛹期15~20天。7月下至8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成虫盛发后随即进入产卵盛期。成虫趋光性较强,利用黑光灯可诱集大量成虫。成虫日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阴湿地边草丛及作物田土缝中,傍晚出来取食、交尾及产卵活动,直至深夜。卵多产在麦秆茎部叶鞘内侧地下l~3厘米处,呈块状,每块20~30粒,每头雌虫可产卵200粒左右,多者400余粒。小麦收割留在茬内的卵块,随秋耕翻入地下5~10厘米深处,如翻入15-25厘米深土层,春季幼虫孵化后,部分幼虫不能出土而死亡,从而降低发生虫源。越冬卵春季孵化的迟早与土温有关,土温高则发生早些,土温低则发生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深翻灭卵,将根茬翻入15厘米土层以下,以增加初孵幼虫死亡率。②适期灌水 幼虫初孵期正是小麦三叶期,麦田灌水可控制低龄幼虫为害。⑧除掉根茬,将麦根除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卵量。
(2)灯光捕杀 成虫发生期用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可结合其它害虫一起诱集毒杀)。
(3)化学防治 用4%辛硫磷颗粒剂,或用0.5%硫环磷颗粒剂,每亩施1.5~2公斤,播种时,随种子施入土中。幼虫期也可用敌百虫灌根。
常用药剂: 辛硫磷 硫环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