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从 1990年农业部正式启动绿色食品工作以来,我国的绿色食品事业经过了14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
——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基本形成。截至 2003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2047家,产品年销售额723亿元,出口额10.8亿美元,出口率12.4%。
——绿色食品企业实力迅速增强。一大批绿色食品企业的产品年销售额超过 1亿元,全国绿色食品出口企业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18.6%。
——绿色食品覆盖面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已开发绿色食品总数达到 4030个,涉及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水产品、酒类饮料等行业。
——绿色食品的营销网络发展较快。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
——绿色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初步显现。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的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优势。
绿色食品发展的潜力很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目前,绿色食品中初级产品占 32.4%,初加工产品占26.7%,深加工产品占40.9%,加工产品的深度、水平还有待于尽快提升;
—— 2003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产值已达到3.1万亿,食品工业产值也接近1.3万亿,而绿色食品年销售额只有723亿元左右,还需要加快绿色食品的总量发展;
——我国绿色食品的标准、技术、管理等方面与国际相关行业接轨的程度还不够紧密,绿色食品的国际品牌形象和地位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无公害食品: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的取得的成绩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进程加快。截止目前,全国已组织制定农业国家标准691项,行业标准1613项,地方农业标准7000多项。其中,新制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334项,绿色食品标准90项,有机食品标准4项, 已基本建立起以国家标准为龙头、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基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建设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280个,省级农产品(含投入品)质检中心30个,地(市)级农产品检验机构439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1122个,已基本建立起部、省、县三级配套、互为补充、常规检验与快速检验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认证进程明显加快,成效显著。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京津沪深四城市,2004年全年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比“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之初的2001年提高了29.2个百分点。在2005年的前三次例行监测中,全国37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结果按照CAC标准判定,平均合格率为94.2%,20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平均合格率为97.8%,5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平均合格率为96.2%。例行监测结果表明,“无公害行动计划”的落实,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治理了污染,提高了质量,保证了消费安全。
(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迅速增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主导产品,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14088个,认定有规模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6679个;绿色食品从1990年开始推出,到今年6月,全国已有3044家企业的721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实物总量达4988万吨,产地监测面积611万公顷。农业系统的有机食品认证从2002年正式启动,到目前已有288家企业(基地)的843个产品获得认证,面积169万公顷,产量45万吨。
牛盾副部长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比较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推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实施标志管理,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广大消费者选择权和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是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农产品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