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临床营养 » 正文

“一分为二”看胆固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4-08
  “谈胆固醇色变”,是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朋友的真实心态。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对胆固醇的看法,无论是血清胆固醇,还是膳食胆固醇,均应持“一分为二”的态度,客观评价胆固醇的“功”与“过”。
一、“一分为二”看血清胆固醇:
  临床上将血总胆固醇增高称为高胆固醇血症。目前,我国医学界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合适范围<5.20 mmol/L (200mg/dl);
 边缘升高5.23-5.69mmol/L (201-219mg/dl);
 过高值>5.72 mmol/L (220mg/dl)。
  目前的很多临床研究已明确,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大,时间也越早。血清总胆固醇每降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
  但另一方面,血清总胆固醇降到多低合适?对此,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论。有人认为血清总胆固醇过低可能引发脑出血或使癌症的发病率增高,特别是对老年人,这一点可能更有意义,但这尚需大量的流行病学的证据来证实。有一些恶液质的病人,血清胆固醇可降至很低水平,这其实是重度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目前一般认为,将血清总胆固醇保持在2.1-5.2 mmol/L (90-200mg/dl)范围内可能较为合适。对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者,应将胆固醇降至180 mg/dl以下。
二、“一分为二”看膳食胆固醇:
  基于对胆固醇的“偏见”,很多人希望从膳食中将胆固醇清除“干净”,似乎不这样作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血胆固醇浓度。其实,这样做既不现实,也对健康无益。
  首先,在我们过多关注血清胆固醇增高对人体可能的危害时,不要忽视正常胆固醇水平对人体的益处,例如:
  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
  胆固醇是很多重要激素和维生素合成的前体;
  胆固醇是大脑、肝脏等重要脏器的组成部分……等等。
  缺少胆固醇,则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其次,胆固醇仅有约30%来自膳食,而70%则来自体内的合成。若严格限制膳食中的胆固醇,则体内合成将增加;反之,若膳食摄入的胆固醇较高,则体内合成将减少,在一般情况下,二者保持动态平衡。也许,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一些长期吃素食、膳食胆固醇摄入很低的人也可能出现血胆固醇增高。
  再次,由于胆固醇通常与其他营养素(如蛋白质、部分维生素、部分常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等)共存于膳食中,过分限制胆固醇,有可能同时限制了其他有益营养素的合理摄入,这对健康是不利的。
  目前很多国家的膳食胆固醇的摄入标准为每日不高于300毫克。对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olesterol)增高者,应进一步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小于每日200毫克。同时,饱和脂肪酸的供能比例应小于总能量的7%。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食物主要有肥肉、动物油、棕榈油、椰子油、蛋黄、动物内脏等。无论对健康人还是冠心病患者,均应少吃或不吃这些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摄食动物性食品。相反,适量摄入瘦肉、鱼类、牛奶、鸡蛋或鸡蛋清等,对维持人体健康是必需的。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84 second(s), 276 queries, Memory 1.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