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营养ABC » 正文

B族维生素中的B6及B1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4-08
  B族维生素的大家族中除了维生素B1及B2外,还有二种维生素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那就是维生素B6及B12。它们也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且与叶酸共同参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而对心血管病有预防作用。这一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维生素B6是一组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三种形式。主要以其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作为近百种酶的辅酶参与体内代谢。在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代谢、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及一些神经介质的合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维生素B6的缺乏可导致以上功能的失调。

  本文重点谈谈维生素B6在降低人群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方面的作用。在此之前要先介绍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必须氨基酸之一蛋氨酸的体内代谢产物。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有二条代谢途径,其一是在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有叶酸、维生素B12的参与,经过一个代谢过程,重又合成蛋氨酸参与体内蛋白质代谢。另一条代谢途径是有维生素B6的参与,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为半胱氨酸过程。当叶酸、维生素B12、B6缺乏时,代谢途径发生障碍,同型半胱氨酸就会在体内堆积,表现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为什么要介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呢?那是因为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关系密切。1967年就有人提出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在这之后又有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研究以及营养素的补充干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除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以外的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就是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也越大。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增强LDL致动脉硬化作用等。

  同型半胱氨酸的二条代谢途径中一条途径需要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受维生素B6和叶酸盐的影响,补充维生素B6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进而可能减少致命性及非致命性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有人群干预试验,研究叶酸和维生素B6摄入量对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发生率的影响,发现最高叶酸和/或最高维生素B6摄入量组与最低摄入量组相比心肌梗死和致死性冠心病发生率约降低一倍,二者共同作用高于各自单独的作用。叶酸摄入量>400μg/日,维生素B6摄入量>3mg/日,冠心病的危险性最低。

  另有临床研究发现,用超声图检测的颈动脉狭窄与病人血浆叶酸、维生素B6浓度呈负相关。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其叶酸和维生素B6摄入量亦呈负相关。

  仅管如此,补充B族维生素在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后,能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改善预后,仍有待更多的证明。


  维生素B6的食物来源比较广泛,动植物中均含有,但一般含量不高。肉类、谷类、蔬菜和坚果中含量最高。动物性食物含量相对高些,含量最高的食物有肉类,尤其是鸡肉和鱼,其次为肝脏、豆类和蛋黄、坚果和蔬菜的维生素B6含量也较高。从其生物利用率来看,动物性来源食物维生素B6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植物性来源的食物。

  从食物摄入大量维生素B6没有副作用,中国营养学会提出18岁以上成年人维生素B6的适宜摄入量是每日1.2mg,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每日1.5mg,鉴于维生素B6可通过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因而建议成年人每日摄入量大于3mg。可能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我国维生素B6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建议值成年人是每日100mg,中老年人除多食富含维生素B6食物外,适当补充维生素B6(每日<3mg)是有益的。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暂无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