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某,40岁,公司董事长,平日工作繁忙,睡眠减少,近来虽偶有心前区不适,并未加注意。在一次深夜召开的紧急会议中,他突然发生心慌、胸闷,眼前发黑,晕倒在地。10余名工作人员,乱作一团,不知所措,勿忙叫来车辆送往医院,不料途中患者便断气身亡。
刘某,患糖尿病10余年,某日夜间突然从睡梦中坐起,自觉胸闷难受,烦躁不安,尔后意识突然丧失,四肢抽搐。老伴手忙脚乱,赶紧呼救邻居。待众人赶到患者家中,老人已心跳、呼吸停止。
夜间发生心脏性猝死,常由于在场的救护者少,甚至仅有配偶一人,给急救工作带来困难。是叫人赶紧送往医院,还是就地抢救呢?令在场者不知所措。那么,面对猝死,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救护者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让患者平卧。立即判断和证实患者有无呼吸和心跳,触摸脉搏、颈部或股动脉,确定心脏是否有搏动。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抢救。如患者是在救护者的亲眼目睹下发生心跳停止,救护者应在几秒钟内试用拳击的方法,使病人恢复心跳;从20到25厘米高度,坚定有力地给胸骨的中下1/3段交界处一或两叩,如病人未能立即出现自发的脉搏并开始呼吸,应放弃拳击。尽早对其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具体方法为:
(1)应迅速置病人仰卧于硬的平面上,如木板、地面等。
(2)按压部位在胸骨体下三分之一处。
(3)使用足够的力量压低胸骨约3到5厘米,然后突然松弛,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钟。
(4)按压和放松胸壁的时间之比以2/3为宜。
(5)按压不应有片刻中断,即使短暂的中断也是有害的,应直至心跳恢复。
其次,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解开患者的上衣领扣,使头向后倾斜,向前提高下颌骨。及时清除气管内的阻塞物,如口腔分泌物,呕吐物、痰等。并与心脏按压同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具体做法为:捏紧患者两鼻孔,使之不漏气,救护者深吸一口气,置口于病人口上用力吹气,然后让病人呼吸。常规的心肺复苏方法要求,当两人进行时,每5秒吹气一次,而当只有一个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壁按压时,在按压的过程中,每过15秒连续吹气二次。坚持到恢复自动呼吸。
有关研究表明,心跳骤停不超过4分钟,则复苏成功率高;如超过6分钟,即使心脏复跳,亦可能发生脑细胞的不可逆损害。可见,复苏能否成功与心跳骤停后复苏措施是否迅速开始有关。如夜间患者发生猝死时,即使仅有一个人在场,也应立即按以上所述进行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不应置病人于不顾,而是去救呼别人来实施抢救。失去了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总之,面对心源性猝死,切不可惊慌,首先必须进行正确的现场救护,然后再考虑拨打120急救,或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作进一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