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每天尽情享受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时,有没有想过,在不知不觉中你的健康已经遭遇了电磁辐射这个隐形杀手的攻击。
近来一场有关手机辐射标准的争论,不仅引发了人们对电子产品辐射问题的更多关注,也给世界电子产业提出了新的安全课题。
手机辐射标准成为焦点
鉴于手机辐射电磁波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和影响,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IEC)于今年3月16日公布了手机辐射的国际标准,从而使手机辐射问题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我现在都不敢接手机了”,北京的徐女士一直苦于手机辐射给她带来的头痛问题。她告诉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经常每天用手机通话两三个小时,时间一长,受手机辐射影响,头痛的毛病就又犯了。而27岁的李先生从事广告业务工作已经5年了,不断地与客户通话就是他主要的工作内容,不过长时间的手机通话却使他的右耳产生了严重的听觉障碍。时至今日,李先生在痛恨手机辐射的同时,也在试图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投诉,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并不只是个别现象。在北京、广州、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因为过多的使用手机通话而感到头痛、恶心、眼花、血压上升、睡眠紊乱等症状。
权威医学杂志“The Lancet”的报告显示,使用手提电话有机会造成记忆力受损、睡眠紊乱、头痛、癫痫及血压上升等症状,而儿童受影响的可能性较大。被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手机系统GSM而且频率为900和1800MHz,其振动的电子过程会对人体脑部健康和精神状态造成影响。
另外,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的赵玉峰教授介绍,手机辐射对人的头部危害较大,它会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症状,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有研究表明,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据德国《图片报》报道,欧盟科学家研究结果证实,手机辐射能够破坏细胞和带人类遗传信息的DNA。
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肯定的是电磁辐射会对人体产生影响。电磁辐射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因为现在全球有10亿手机用户,每年还在以亿计的速度递增。人们不希望手机辐射多少年后会改变人类的大脑。
不过,与国际标准迅速出台相比,我国酝酿已久的国家强制性手机辐射标准却由于对峰值意见的不一致,造成了这一标准迟迟难以出台。中国对手机的电磁辐射究竟采用哪个标准?是追随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还是制定比国际标准更严格的标准?这一争论一直相持不下,并成为迟迟不能出台统一标准的障碍。
其实,我国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对有关手机辐射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这场被业界称为“九年之痒”的标准制定过程中,由于牵涉到太多利益关系,标准至今悬而未决。有业界人士担心,该标准会不会像数字彩电传输标准一样再次难产滞后。
电磁辐射无孔不入
无孔不入的电磁辐射已经悄无声息地渗进了我们的生活。
有科学研究表明,不只是手机,在家庭中被大量使用的电器,比如电热褥、电视、电脑、日光灯、微波炉、电磁炉、无绳电话、手机、空调、吹风机、电烤箱、吸尘器、油炸机、咖啡机、电子表、空气清洁器、收音机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距离图表
距离
电器品
3公分 1公分
电视 25-500(毫高斯) 0.1-1.5(毫高斯)
微波炉 750-2000(毫高斯) 2.5-6(毫高斯)
吹风机 60-2000(毫高斯) 0.1-3(毫高斯)
冰箱 5-17(毫高斯) <0.1(毫高斯)
电胡刀 150-15000(毫高斯) 0.1-3(毫高斯)
洗衣机 8-500(毫高斯) 0.1-1.5(毫高斯)
吸尘器 2000-8000(毫高斯) 1.3-20(毫高斯)
台灯 400-4000(毫高斯) 0.2-2.5(毫高斯)
以上是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局(NRPB)公布的磁场资料。毫高斯为磁场强度测定的单位。磁场强度会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但磁场不容易被阻隔,一般的建筑物是无法阻隔磁场的。
在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与工作强度下,都市人越来越依靠电子通讯工具、电子办公工具、家用电器等来维系自已的高效、快捷的工作与生活,但是就是这些数不尽的电子产品把毫无防护的人体捆绑在了密集的充满有害辐射的网络里。
100多年前,世界上第一座发电站的建成标志着人类迈进了电磁辐射的适用时代。短短的100多年,电磁辐射已经深入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更是进入了一个电磁辐射的高吸收时代。但是,时代的进步常常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人们在充分享受电磁辐射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日渐感受到了来自电磁辐射的威胁。
据有关专家介绍,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磁波污染,在高压电力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通信设备、雷达站和电子仪器、医疗设备、自动化设备及微波炉、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频率的电磁波。
近年来,国内外媒体对电磁辐射有害的报道一直不断:意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儿童患白血病,专家认为病因是受到严重的电磁污染;美国一癌症医疗基金会对一些遭电磁辐射损伤的病人抽样化验,结果表明在高压线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细胞生长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儿童中,有35万为缺陷儿,其中25万为智力残缺,有专家认为,电磁辐射是影响因素之一。
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可怕?以医科驰名于世的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即使最不起眼的电磁场也会引起精神紧张、头疼、抑郁和失眠等症状,大大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日本东京大学的专家还发现,除了电磁场辐射,电脑工作时还会向空气中挥发有害物质,这些都能诱发过敏反应和呼吸道疾病;电视机同样也不安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曾将电视机搬到供实验用的老鼠跟前,日夜不停地开着,一星期后一些老鼠的子宫和乳腺癌变,另一些老鼠免疫力急剧下降。而将这些老鼠放在电视机前越近,它们死得越快。
随着电视机、电脑、微波炉、电磁灶等家用电器和移动通讯工具的普及,电磁辐射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健康的“隐形杀手”。上海医科大学职业卫生学一名教授指出,“电脑操作时,其周围存在电磁辐射,包括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特高频、高频、中频、低频以及极低频电磁场,也有静电场。但它们发射的强度都很微弱,常规仪器很难测到。人们正是在这种有意无意之中受到这种电磁污染。”
目前,电磁污染已被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列为必须警惕和控制的污染,而针对日常生活中接触电器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危及健康,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在2002年8月6日就曾发出警示:生活中须防电磁辐射。
辐射标准应以健康为准
既然电磁辐射对人体存在着严重的健康威胁,为什么我国强制性手机辐射标准还依然躲在“深闺”不露面?
2000年,有关部门组成了由25位专家组成的“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国家标准制定联合工作组”。由于各自代表不同行业的利益,工作组的意见始终没能统一。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支持国际上的通行标准,倾向于每公斤人体组织手机辐射吸收率为2瓦的标准;而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则更多地把重点放在对健康问题的考虑上,希望能够制定比国际标准更严格的手机辐射标准,即每公斤人体组织手机辐射吸收率为1瓦。
信息产业部下属测试机构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表示,如果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的1瓦/千克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国内外手机品牌都过不了这个关。大部分手机企业担心,假如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的国内标准获得通过,将会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国产手机的竞争力,甚至使一些不合标准的企业“被清出局”。
与企业担心采用更为严格的国内标准将会对中国的手机产业造成严重后果的态度不同,有消费者表示,1瓦/千克的标准虽然将使国内诸多手机品牌企业产品遭到冲击,但对国内企业来说也是一种鞭策。或许暂时的宽松标准要求满足了国内手机企业的发展和膨胀,但在经济日趋国际化的今天,国内企业不能只看到当前利益而忘却长远发展,如果某一天国外突然出台更加严格的手机辐射标准,一直在宽松标准中滋养生息的国内手机企业将如何面对?中国应该成为严格消费标准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不能满足于只做国外标准的追随者。
电磁辐射为何不标注
和手机厂商没有标注电磁辐射值一样,其它电子产品对电磁辐射的量值也没有准确说明,这使众多消费者产生了迷惘:既然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危害,为什么不对电子产品的安全使用做出明晰的规定?
毫无疑问,手机辐射标准事件暴露了我国在标准体系建设上存在着漏洞。辐射问题普遍存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这种辐射超标问题无人监管。有专家认为,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尽快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电磁辐射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便生产企业能遵循这一标准研制、开发超低电磁辐射的电器设备,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专家同时建议将电磁辐射的管理纳入正常的社会环境保护范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介绍,国外技术标准的修改周期一般是三到五年,因为科技发展快,标准也随之更新。而我国技术标准更新速度较慢,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国家标准更为缺乏。对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与农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刘文表示:“无论消费者懂还是不懂,这方面的产品检测标准、检测工作不应空缺和缺位”。
标准差异可能将为我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安全危机。有业内人士认为,辐射问题不解决,整个电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成为未来整个社会的难题。与“苏丹红”引发的食品恐慌相仿,电子产品的辐射危害一旦被多方验证,一场难以想象的大范围的辐射恐慌将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