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海洋生物撷趣 » 正文

虎虽不食子 鱼却吞已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12

  虎毒尚且不食子,而海洋中有些看似温顺的鱼儿却吞食它们刚刚出世的“鱼宝宝”,据说这一现象经常发生在雄鱼中。海洋中有些鱼,是由雄鱼照料幼子的,雌鱼产完卵后,它们便游开了。 

  是什么因素促使鱼儿去吃它们的幼子呢?70年代,科学家曾尝试用种种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想,是否雄鱼在照料幼子的过程中会产生饥饿反应呢?当时的一位鱼类专家萨金特说,雄鱼要照料太多的幼子,它不得不呆在“家”里,吃掉少量幼子,这比冒险外出寻找食物要明智得多。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给那些担任“育儿保姆”的雄鱼以足够多的食物,以为如此一来,雄鱼就不会吞食自己的后代了,然而,不管食物多么充足,那些鱼儿依然本性不改。于是,萨金特又提出了另一种假设,他认为,幼鱼可能为成鱼提供了某种丰富的营养,而这种营养恰巧又是附近海域所没有的。为了证实这一观点,科学家用牙买加附近海域的一种小热带鱼做实验,他们将鱼儿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喂一种营养丰富的药片,而另一组则完全由它们自己捕食。实验结果表明,那组喂了药片的鱼儿长得更壮更大,因为它们获得了充足的营养,然而它们吞食小鱼的数量却丝毫不见减少。 

  既然食物和营养均不是鱼儿食子的原因,那一定有其他的原因了。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亚当·佩恩和他的同事们开始就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他们把一种热带鱼的幼子分别放进不同的水池里,每个水池里的小鱼数量各不相同。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不同水池里的幼鱼,其发育情况亦不相同,水池中的鱼儿越密集,其幼鱼的成活率越低,反之就越高。科学家推测,这种不同是由水中的氧含量所决定的,在鱼儿少的水池里,小鱼获得了充足的氧,所以它们的存活率就高。 

  第二步,科学家将担任“育儿保姆”的雄鱼放进各个水池里,看它们如何表现。结果,在那些缺氧的水池里,雄鱼吃掉了更多的幼鱼。科学家说,两者的差异十分明显,在缺氧的水池中,雄鱼吃掉的幼鱼可比其他水池多40%。 

  在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中,佩恩阐述了他们的观点,他说,雄鱼之所以要吃掉一些幼鱼,是为了使其地幼鱼获得更多的氧。 

  相关的研究似乎可以为这种观点提供一些佐证。人们发现氧的充足与否很能左右鱼儿的行为:雌鱼产卵总是避开缺氧的环境;虾虎鱼的产卵数与水中的氧含量成正比;而一些雌鱼在选择配偶时也受含氧量的影响:在氧气充足的水里,它们更喜欢已经拥有大量幼鱼的“成熟父亲”,而在缺氧的水域里,它们就青睐那些没有幼小牵挂的雄鱼了。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460 second(s), 775 queries, Memory 2.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