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通过塔板时须克服塔板上的阻力而形成液位差,这引起气体在液层中鼓泡不均,使气体容易从靠近出口处(液层较薄,阻力小)通过,产生所谓飞溅现象,而进口处则有死区,不易鼓泡,容易产生漏液现象,使汽液接触不良,造成塔板效率降低,压降增加。这种现象在大塔径中尤为严重,所以对于中大塔径,大液体负荷的板式塔来说,如何保证液面落差不超过合理的数值,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般为了减少塔板上的液面落差,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增大泡罩、浮阀和其它汽液接触元件间的距离,减少水平通道阻力。
(2)增加出口堰附近泡罩或开孔(如筛孔)数目。
(3)降低堰的高度。
(4)将泡罩抬高以增加底隙。
(5)增加堰长。
(6)减少板上液体流道长度(如直径大于2米的塔改为双溢流)。
以上几项是改变塔板上液面落差的主要关键问题,但是以上几项的更改也不是随意的,如堰的长和高都不能无限制增加等。
如果我们从塔板的改型来看,导向筛板从理论上能够使塔板上几乎没有液面落差。而MD--多降液管筛板由于增加了多个降液管,增加了堰长及缩短了板上液体流道长度,减少液面落差,所以这两种板型塔都具有通量大,压降小等优点,适于大型化。而S型塔板则利用气体的单向吹沸能 推动液体向前流动,所以这种板型也可以使液面落差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