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酒
我国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流传下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同样,在今天,很多名人也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改琦的《太白醉酒图》与酒仙李白的酒诗:
画家改琦的《太白醉酒图》取材于: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巨是酒中仙。的诗句。
酒仙李白的酒中之趣: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有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圣贤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白的酒中趣表现出他的洒脱豪放的个性,无羁无绊的处事态度,无疑与酒趣对他的抚慰解顾有关。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云:
欢言所得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呤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表现得是多么的恬远而淡泊。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分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几天彭泽令,便赋“归去来兮”,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那么密切:其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