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实验技术 » 动物学技术 » 正文

实验动物的配合饲料的设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27

由于所含营养物质的限制,单一的饲料原料无法全面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这就应选取不同的饲料原料,按各种动物的营养要求及每种原料的营养物质含量互相搭配,使其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均符合饲养标准所规定的数量,这样的设计步骤称为日粮配合。但在实际运用中是按日粮的饲料百分比配制出大量混合饲料,即按生产目的相同的动物群体配制大批混合饲料,这样的饲料称为饲粮。
在畜牧业及实验动物行业,习惯上将动物所用的饲粮称为配合饲料,即指根据动物的饲养标准及所采用的每一种饲料原料的营养素含量,经科学的计算确定出各种原料的最佳的配合比例,然后按这种比例关系经一定的生产流程而规模化生产出来的饲料。 一、配合饲料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配合饲料区分如下:
1.按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对动物的饲喂制度进行分类
①全价配合饲料 又叫全日粮配合饲料,该饲料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均衡,能够完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需添加任何其他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大鼠、小鼠、家兔和豚鼠都采用全价配合饲料。
②混合饲料 又叫基础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等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它基本上可满足动物需要,但营养不全面,还需另外添加一定量的青、粗饲料,部分中小单位用于饲养家兔、豚鼠等动物。
③代乳饲料 也叫人工乳,专门为各种哺乳期动物配制,可代替自然乳的全价配合饲料,如一些剖腹产动物可用其代替保姆动物。
2.按配合饲料的组分精细程度分类
①天然原料日粮 用经过适当机械加工的谷物、牧草等原料和适当的添加剂配制成的日粮或全价配合饲料。在正常情况下,繁育生产实验动物都是使用这种饲料。
②提纯日粮 原料经精炼后配制的饲料,如用酪蛋白做蛋白质的来源,糖或淀粉做碳水化合物的来源,植物或动物油做脂肪来源,纤维素做粗纤维的来源,再加上化学纯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制备的日粮,这类饲料只用于某种动物实验。
③化学成分确切的日粮 采用化学上纯净的化合物如氨基酸、糖、三酸甘油、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素制备的日粮。这类饲料只适于有特殊营养素限定的实验使用。
3.按饲料加工的物理性状分类
①粉状饲料 是把所有的原料按需要粉碎成大小均匀的颗粒再按比例混合好一种料型,这种饲料加工方法简单、成本低,但易引起动物挑食造成浪费,同时饲养效果差。
②颗粒饲料 是以粉料为基础,经过加压成型处理的块状饲料。这种料密度大、体积小、适口性好,具有增加动物的采食量、饲料报酬高的优点。由于加温加压能破坏饲料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如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但同时也使的一部分维生素和酶类受到破坏,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适量添加维生素。
③膨化饲料 是在高温高压下强迫湿粉通过模孔而形成,这种料对非人灵长类、狗、猫等动物的适口性好,其他动物不宜使用。
④烘烤料 在其他方法不利实行灭菌或成型时,使用烘烤的方法烘制块料并起到一定的消灭微生物的作用。
4.按所适用的动物分类
①按适用的动物不同,可分为大鼠料、小鼠料、豚鼠料、兔料等。
②按动物不同生理时期分为繁殖料、生产料、维持料。
③按不同的饲养目的分类,如正常动物饲料、为某种动物模型所特制的饲料,不同微生物级别的普通饲料、Co60照射灭菌饲料、无菌饲料等。
二、饲料配方的设计
饲料配方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饲料的营养价值、原料的状况及价格等条件合理地确定各种饲料的配合比例。
1.设计饲料配方所需资料
①动物的饲养标准或饲料营养标准,可依据国家有关的全价营养饲料标准。
②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和饲料种类、来源及价格。有条件的单位应对每批购入的饲料进行营养物质含量监测分析,或依据当地饲料管理部门提供的饲料成分分析值。
③所要配合的日粮类型及动物的预期采食量。
2.设计饲料配方的原则
①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 实验动物的饲料标准并不象家畜家禽那样,规定的详细具体,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具体分析调整。
②选用适宜的原料 设计各种动物的饲料配方不仅要考虑到动物的营养需要,还要考虑到所用原料的品质、体积、适口性及来源等因素,做到切实可行。
③要注意到经济效益 在选择原料时尽量利用当地来源丰富的原料品种,并应注意到单个品种的价格因素。
3.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计算方法
饲料配方计算技术是近代应用数学和动物营养学及饲料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实现饲料合理搭配,获得高效益、低成本饲料配方的根本手段。
常规的计算方法以适于手工计算的试差法为主。近年来在有条件的单位,采用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用计算机来设计既能满足营养需要又能保证成本最低的饲料配方,已经取得成功并正在推广普及。
不管用什么方法来设计饲料配方,其饲料原料的配合比例只是一种以饲料成分为基础的理论数据,还必须要经过实验室检测和饲养实验来验证。对于实验动物饲料,经过验证的饲料配方,要保持长期稳定。
第五节 实验动物饲料的加工及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实验动物饲料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大部分地区仍以自产自用为主,由于设备条件和生产规模的限制,在饲料质量的控制方面还无法达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随着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的加强,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控制也正逐步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一、实验动物饲料加工生产 实验动物饲料的种类多、所采用的加工工艺也不尽相同,每道工序的设备选择、操作管理等都会对饲料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在整个生产过程均应按工艺标准严格控制。
一般来讲,饲料加工的工序主要有原料的粉碎、配合、搅拌混匀、压制成型、分装等过程。
1. 原料的粉碎
用于加工配合饲料的各种原料,必须首先按照质量标准检查有无霉变,进行除杂工作,然后按要求进行粉碎;粉碎后的饲料要妥善保存,防止受潮。
2. 饲料配合
按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料进行计量,依次投入混料箱内称之配合。饲料的配合过程要注意计量的准确和防止少投误投。
3. 饲料的混合
将配合好的饲料,在混料箱内经一定时间的搅拌过程,使各种原料均匀地分布。混合过程是饲料加工过程中保证质量的核心环节,混合均匀度是饲料质量检定的重要指标。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很多,一般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原料的比重、体积、搅拌的时间等因素,对于用量较少的原料应采用逐级稀释的方法进行混合。
4. 成型
成型是将混合好的饲料粉料按不同的要求制成不同剂型的颗粒。加工过程中既要严格控制适当的温度尽量避免营养成分的破坏,又要保证适当的硬度和适口性。颗粒的大小因动物的不同而异,一般大鼠、小鼠饲料直径10~12mm,家兔、豚鼠料直径4~5mm为宜。
5. 成品分装
加工好的成品饲料应经过烘烤或其他方法将含水量降低到10% 以下再按需要进行分装。一般普通动物饲料可用塑料桶密封,每桶25公斤左右;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SPF 动物的饲料可用塑料袋密封真空包装。
二、饲料的消毒
对于加工后的饲料要经过消毒方可使之符合某一微生物控制级别的实验动物需要。用于饲料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干热、湿热、辐照及药物熏蒸等多种,应按饲养动物的不同要求和饲林类以及所具备的条件来选择。
1. 干热消毒 使饲料在80~100℃的条件下烘烤3~4小时。此方法设备较简单,但温度不易掌握,灭菌不彻底,尤其是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破坏较大。
实验证明,若温度超过80℃,绝大多数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B1、B6、A就会受到破坏。因此在实践中多采用80℃的烘烤温度,增加烘烤时间的方法。
2. 高温高压灭菌法
在121℃,1.0Kg/cm2的高湿高压下加热15分钟以上,从而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此种方法对于绝大多数维生素的破坏严重,且有使饲料蛋白质凝固变性的缺点,对动物
适口性差,采食量也会降低。
3. 药物熏蒸灭菌法
利用化学药品的汽雾剂对饲料进行消毒。如用氧化乙烯进行灭菌,实验证明,即使熏蒸后将残余气体充分挥发,饲料中也还会残存一些对动物有害的化合物。
4. 射线照射灭菌法
通常在对谷物类饲料灭菌时采用5M rad的60Co照射,此方法对饲料的营养成分破坏最小。实验证明γ射线对于维生素B1和B6和维生素A仅有微小的破坏,对纯化学饲料则损失较大,应将剂量降至3~5M rad。一般建议,SPF动物用饲料,可通过3 Mrad照射,无菌动物用可5M rad照射。
三、饲料质量管理的内容
饲料由配方设计,经原料选择到加工、贮运和全过程都属质量管理的范畴。
1. 配方的选择
在饲料生产之前,应按不同需要对所设计的饲料配方进行饲养实验,经实验验证确
实可行后,方可用于饲养实践,且确定后不能轻易改动。
2. 原料管理
实验动物饲料所用的原料不仅要确保按饲料配方的要求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
而且还应根据价格、污染物的含量等因素进行选择,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固定原料产地、
收割季节、加工贮存方法等条件。
3. 生产设施的管理
按《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规定,各地实验动物管理机构应对实验动物饲料生产部门
环境条件、设备、工艺、人员结构、监测设施和规章制度等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合格者方可取得生产许可。
4. 贮运管理
实验动物饲料所用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都要防止霉变;防止
野鼠、昆虫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分类存放,标志清楚、明显,严防原料或成品料混
杂。
四、饲料的质量检测
饲料的检测是实验动物饲料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要定期对产
品和原料进行抽样,通过外观、营养成分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分析、检测,对饲料的
品质进行评定。
1. 感观检验
对饲料的色泽、气味、杂质情况等指标对饲料的新鲜度、均匀度、含水量进行直观
判断。
2. 营养成分测定
按照国家实验动物饲料营养标准所规定的养分含量及分析方法对产品的营养成分和
混合均匀度进行检测。
3. 饲料卫生指标的测定
应定期对饲料产品的原料按国家标准限定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和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80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