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徽派盆景的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02

徽派盆景的发展
            

 

徽派盆景的发展 徽派盆景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几度盛衰。正如前面所述,它自南宋从扬州、苏州、杭州等地,通过多种途径带到徽州,并落户生根;明清两代,由于徽商称雄于中国经济舞台,随着古典园林建筑和家庭陈设、特别是达官巨商高级消费生活的需要,曾显赫耀目,得以蓬勃发展,前后四百年,是它飞黄腾达的最佳时期,在绩溪一带每十二年一举花果、盆景盛会,与今天的花展、盆展己经非常接近,或者说是徽派盆景展览的最早形式,足见当时规模之大、乡村之普遍,年长岁久并形成节日风俗,这在其他盆景流派中也是极为少见的。明清时期,它与徽派版画、新安画派、新安园林、新安篆刻等艺术齐名连袂于艺术界;笔者数赴渔村及郑村西园等地考察,所见梅花、松柏、罗汉松等古桩,由树态判断树龄不下一二百年。  
  进入晚清,徽商由于“捐输报效”负荷过重,赋税超量,纲盐改成票盐,特别是失去封建政治势力的庇护,被迫退出中国经济历史舞台,徽派盆景亦因失去政治、经济基础,而渐趋式微。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民族艺术倍受摧残,加之连年内战、民不聊生,徽派盆景更是无从谈起。    
  1949年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盆景艺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经济力量单薄,交通闭塞,技术条件落后,未能得以振兴;十年动乱期间,又因政策失误,数以千万计的百年古桩艺术品,被作为封、资、修黑货付之一炬,导致徽派盆景的不景气、瓦解、甚至崩溃。    
  徽派盆景的再度振兴,是在近二十年。在该村数十公顷的山坡梯地上,培植有各种花木,特别是梅花、圆柏、翠柏、黄山松、罗汉松、榔榆、紫薇等造型植株,大小不下五十万株,还不包括大量的山茶、罗汉松、翠柏、贴梗海棠等苗木,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其他流派中也是非常罕见的。1989年春天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二梅”展览会上,徽州送展的梅花盆景获2个金奖、3个银奖。在第三、四、五届全国“二梅”展览中,徽梅展品也取得了举国注目的好成绩,金奖、银奖大面积丰收。徽派盆景必将随着新安经 济的大腾飞,而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41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