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球壳目(Sphaeriales)的一种真菌。有的表现出单一型无性世代。菌丝多核,附有桔色分生孢子。野生型在加有生物素(biotin)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可分离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用异宗配合容易进行杂交。有性生殖的结果,形成梨形的子囊果,产生包含有多达8个子囊孢子的子囊。子囊孢子为黑色,橄榄状,直线排列,很容易进行四分孢子分析。道吉(B.O.Dodge)自1927年以来就研究其生活史和孢子的形成,而C.C.Lindegren在1932年把它用于分离交配型因子的研究,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41年比得勒(G.W.Beadle)和E.L.Tatum利用该种成功地分离出生物化学的突变株,进行了以基因与酶假说为基础的研究。此后,又分离出很多生物化学和形态学的突变株,制作出与n=7的染色体数相对应的连锁图,常被应用于遗传生物化学和微生物遗传学分支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应用于突变机制、重组机制、基因的微细结构、互补性等的研究,已成为遗传学上的重要发现。其营养缺陷株可用于维生素B族等的生物学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