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楔状缺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6

  楔状缺损,这种缺损其形状似劈柴用的木楔而命名。常见于牙齿唇、颊面、牙颈部,位于牙龈缘上的牙齿硬组织,出现缓慢耗损而造成的缺损。患病率约5%,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且严重。有的患者此类缺损可多达12-16个。这种缺损每遇天气寒冷,过冷过热的水、甜食,甚至吸冷风,都会引起作痛,牙齿发出酸软的感觉,横向刷牙者更为严重。据资料统计,我国南方人比北方人患病率高些,这可能与饮食类型有关。缺损常与工种有关,牙齿颈部结构缺陷有关,绝大多数楔状缺损是人为造成的,所以有人称为“刷牙缺损”。

临床表现
  1.颜色:楔状缺损的颜色与牙齿硬组织的颜色一致。 2.形态:典型的缺损是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个平面组成;有的呈卵圆形。 3.质地: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4.好发的牙齿:(6543、3456),以44为最多,以右手执牙刷者,缺损多见于左侧,反之亦然。此类缺损多发生在发育良好的牙齿,也可与龋齿同时发生,不见于乳牙和年青恒牙。 5.发生的牙数:缺损常见于多个牙齿,有的病人口内可查出10多个牙缺损。 6.发生的部位:多见于牙颈部、颊、唇侧。也有发生于龈下者。一般无症状。 7.缺损程度:常与年龄有关,刷牙的力量、牙刷的质地有关。年龄越大,缺损越严重。 8.伴随症状:有牙本质过敏、牙龈萎缩、牙齿变长、牙折、可并发牙髓炎、牙髓坏死、坏疽、根尖周炎等病变者,临床并不少见。

诊断依据
  1.好发于成人恒牙的唇、颊面、牙颈部,一般不发生于乳牙,恒牙舌面。 2.缺损呈楔形,其表面光滑、坚硬,无色变。 3.对温度、化学刺激有激发痛,严重者或已穿髓可导致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病。
  治疗原则
  1.损耗甚小(浅)的楔状缺损,无症状,可不必治疗。 2.有牙本质过敏者,可用药物脱敏。 3.过大、过深的缺损,可用充填法修复。已穿髓者可行牙髓治疗,后做缺损修复。对于牙折者,根面好的行根管治疗后,作接冠术、桩冠或拔牙。 4.使用正确刷牙法(竖刷法),刷牙时不要过分用力,切忌粗糙牙粉刷牙,以免损伤牙龈。

辅助检查
  1.楔状缺损的检查专案以临床常规检查为主; 2.对于有怀疑并发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其检查专案可加检查框限内的“A”。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消失,牙体形态恢复正常。x线牙片示根尖周正常。未去牙髓者,活力正常。 2.好转:治疗后,没有症状和体征,牙体形态未完全恢复。 3.未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646 second(s), 131 queries, Memory 1.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