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龋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8

  龋齿--又称龋病,俗称“虫牙”。它是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牙齿的结构--即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发生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一个成年人口内32颗牙齿中,颗颗牙齿均可得病,且一颗牙齿中又可以有几处龋坏。在人类所患的疾病中,龋病的患病率排在前几位。它不仅病变在牙齿硬组织,继续发展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等。这些疾病发生的疼痛剧烈,因此,降低咀嚼功能,妨碍消化,久而久之,使病者容易得胃病。在童年期,龋齿可以影响牙颌系统生长、发育,造成后天的牙颌畸形;龋病还可以使颌骨破坏,形成骨髓炎、上颌窦炎等多种病变,损害机体,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龋病按破坏程度可分为浅、中、深龋,按病变类型又分急性、慢性、静止、继发龋四种。


临床表现
  1.牙体硬组织有色、形、质的改变。病牙龋坏处呈白垩色、黄褐色、棕褐色。实质软化,形成龋洞。 2.牙齿的结构、形态和位置异常。合面的窝沟、颊面的点隙,邻面和牙颈部缺损,检查可卡住探针。 3.合面或邻面有食物贮留或嵌塞。 4.对温度、化学刺激有症状,去除刺激,症状消失。 5.无自发痛。 6.X线摄片:证实邻面有实质性缺损,或接近髓腔的深龋洞,有时可见髓腔内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7.深龋洞、探查敏感。

诊断依据
  1.牙齿颜色有改变。 2.查到龋洞,探查敏感。 3.深龋洞内,牙本质软化,食物贮留或嵌塞。 4.温度、化学刺激敏感。 5.X线摄片示:邻面缺损,或髓腔内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治疗原则
  1.去净龋坏组织,消除感染源。 2.保护牙髓,治疗时不能伤害牙髓(包括机械热、药物)。 3.对于深龋已经引起的牙髓反应,尽可能去净病变组织,促使其恢复健康。 4.为了减少疼痛,有时可在局麻下进行治疗。 5.反复安抚治疗,疗效不佳,仍有冷热痛者,进一步行牙髓治疗。

辅助检查
  1.对于一般龋的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于龋病检查难度大的,可加X线摄片检查,以瞭解邻面和龈下龋,可达到比较满意的检查目的。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无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病变停止发展,恢复外形和功能。 2.好转:治疗后,无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牙体外形未完全恢复正常。 3.未愈:治疗后龋变继续发展,或症状体征无改善。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41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