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医学 » 正文

深层巩膜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9

  深层巩膜炎又称巩膜炎,为深层巩膜组织的炎症,比表层巩膜炎少见,但症状较重,多伴有浅层巩膜炎,并合并角膜炎或葡萄膜炎。严重者由于视力损害、剧烈疼痛、眼球穿孔,可能导致视功能丧失甚或摘出眼球。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在35至49岁之间。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双眼患病者约占半数以上,特别是伴发类风湿性关节患者中,双眼受累占80%以上。临床上根据患病的部位,分为前巩膜炎和后巩膜炎。前巩膜炎又分为弥漫型、结节型和坏死型三种。弥漫型和结节型预后较好,坏死型常致巩膜坏死穿孔而预后不良。

临床表现
  1.一般眼红痛明显,也有不明显者; 2.视力减退:由并发症而引起; 3.前巩膜炎:前部巩膜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弥漫型),或局限性结节隆起,不能推动,并压痛明显(结节型),严重者呈环堤状,可伴硬化性角膜炎。坏死型者巩膜坏死、菲薄透见色素膜,甚至穿孔; 4.后巩膜炎:眼球突出,运动障碍,复视,眼底局限性肿块、脉络膜皱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水肿; 5.继发性青光眼。

诊断依据
  1.明显的眼红痛。 2.巩膜弥漫性紫红色充血或局限性结节隆起,不能推动并压痛明显。 3.巩膜坏死、菲薄,甚至穿孔。 4.眼底局限性肿块、视网膜渗出、视神经炎等改变。 5.B超、荧光血管造影有助诊断。

治疗原则
  1.皮质类固醇。 2.非甾体类消炎药。 3.免疫抑制剂。 4.病因治疗。 5.手术治疗。 6.禁忌球结膜下注射皮质类固醇。

用药原则
  1.前巩膜炎弥漫型和结节型一般局部选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及眼膏,加口服地塞米松(或强的松)和消炎痛。 2.重症者尤其是后巩膜炎需静脉用皮质类固醇,疗效不显者可加用环磷酰胺,见效后皮质类固醇逐渐减量。 3.巩膜坏死、穿孔行手术治疗。 4.找到病因时针对病因治疗。

辅助检查
  1.前巩膜炎一般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后巩膜炎需与眶内肿瘤鉴别,检查包括“A”和“B”。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巩膜炎症完全消退,无合并症。 2.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巩膜炎症减轻,并发症基本控制。 3.症状无减轻,巩膜炎症不能控制,并出现严重并发症。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6.790 second(s), 1427 queries, Memory 3.6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