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癌基因转入正常细胞后,可改变细胞的正常生长而将其转化成癌细胞。这意味着癌基因即使有其野生型等位基因存在时,对细胞的转化效应在遗传上似是显性。可是肿瘤的体细胞遗传学研究却发现其结论正好相反,即致癌性对于细胞正常生长而言是隐性。
将一个正常细胞系和一个肿瘤细胞系的细胞融合成为杂合细胞,这个杂合细胞保留了两个亲本细胞的整套基因组。如果致癌表型是显性,则杂合细胞应出现致癌性,因为这种细胞带有来自肿瘤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可是,实验结果表明,杂合细胞的表型是正常的。而且,当杂合细胞在体外培养经多次传代而丢失一些染色体后,又重新获得了致癌能力。这表明,正常细胞的一些染色体上一定有一类基因可以抑制癌基因的作用。仔细分析了恢复致癌能力的杂合细胞的染色体后,发现这些杂合细胞总是丢失了来自正常细胞的某条染色体。此外,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常观察到某些染色体的微小缺失。这些实验支持了存在某种能抑制肿瘤生长的基因。另一些实验证据则来自发生在某些家系中的罕见肿瘤。这些家系中的成员对肿瘤发病的遗传易患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远高于正常人群。如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onblas—toma)患者的13号染色体长臂上有一个微小缺失,这个缺失同RB基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