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药学 » 正文

并殖吸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6

  肺吸虫病是主要寄生于肺部的慢性地方性寄生虫病。临床上有咳嗽、胸痛、咯棕红色果酱样痰等症状,亦可由成虫、童虫、虫卵的异位寄生或侵入脑、脊髓、腹腔、肠、肾、皮下等组织,产生相应的症状。因此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当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肺吸虫活囊蚴的蟹、蜊蛄、沼虾、水生昆虫红娘华等可获得感染。

临床表现
  1.起病多缓慢,有轻度发热、盗汗、疲乏、食欲不振、咳嗽、胸痛及咳棕红色果酱样痰。 2.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排棕褐色粘稠脓血便。 3.荨麻疹等过敏性症状。 4.急性肺吸虫病起病较急骤,有高热、毒血症。 5.腰痛、下肢行动困难,甚至截瘫,大小便困难、失禁。 6.胸腔积液体征,可并发胸膜增厚或脓胸。 7.腹部可触及囊性肿块,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睾丸等肿大以及腹腔积液。 8.脑膜刺激征、偏盲、感觉异常或缺失、视神经乳头水肿。
诊断依据
  1.有在本病流行区进食不熟的石蟹或蜊蛄史。 2.长期咳嗽、咯血、咯棕褐色果酱样痰,部分有低热、盗汗,肺部体征少,合并胸水时有相应体征,四川肺吸虫病尚可见腹部、胸背部等处的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 3.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痰直接涂片或24小时浓缩法找到肺吸虫卵者可确诊。(四川肺吸虫病痰中可找不到虫卵)。 4.X线检查:肺部有边缘模糊的圆形或椭圆形浸润阴影,单房、多房性囊状阴影,肺部阴影时隐时现,变化不定,病变以中、下肺野多见,常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5.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后尾蚴膜试验及(或)肺吸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6.皮下结节或肿块作活体组织检查,发现嗜酸性肉芽肿,内有虫卵或肺吸虫幼虫者可确诊。 7.脑型肺吸虫病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应与囊虫病、脑肿瘤鉴别。作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者可助诊断。
治疗原则
  1.病原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3.胸腔穿刺引流积液。 4.外科治疗。
用药原则
  皮下包块可在局麻下行切开术,如有虫体则可取出。慢性脑型、脊髓型患者合并压迫症状时,其病变为非活动性,对药物治疗反应差,可考虑手术治疗。
辅助检查
  1.以检查框限“A”为主; 2.脑型或脊髓型需进行鉴别诊断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X线胸片肺实质病变吸收或稳定,痰虫卵消失。 2.好转:症状消失,X线胸片示病变有吸收。 3.未愈:症状未改善,X线胸片病变未吸收。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46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