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药学 » 正文

新生儿溶血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26

  新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其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母O型,胎儿A或B型最多),母A或B型,胎儿B、AB型或A、AB型较少见。Rh血型不合(母Rh阴性,胎儿Rh阳性)溶血在我国少见。ABO血型不合可见于第一胎,Rh血型不合第一胎不发病。ABO血型不合临床溶血症状较轻,个别较重。Rh血型不合者溶血多严重,出现严重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心力衰竭,甚至死胎。 本病在母婴血型不合者中仅有0.75 ̄4.7%发病,如及早诊断治疗,治愈率较高,比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未及时诊断治疗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核黄疸则会遗留智力低入、听觉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及早诊断、治疗是本病的关键

临床表现
  1.ABO血型不合多于生后第二天出现黄疸,4 ̄5天达高峰,以中度为主,少数为重度。Rh血型不合多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 ̄3天达高峰,多为重度黄疸。 2.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肝脾肿大。 4.黄疸严重者可有拒食、反应差、尖叫、角弓反张、惊厥等核黄疸症状。

诊断依据
  1.母亲有过流产、死胎、输血史,或兄姐患过新生儿溶血病者,母婴血型不合,尤其母为O型者。 2.新生儿先天性水肿,面色苍白,生后数小时至36小时内出现黄疸,呈进行性加重,呼吸急促,心跳增快,肝脾肿大。 3.黄疸严重者可出现嗜睡、尖叫、反应差、角弓反张、惊厥等核黄疸症状。 4.血像:轻到重度贫血,血红蛋白〈145g/L,重型者有核红细胞〉10%,网织红细胞增加。 5.胆红素〉205.2umol/L(〉12mg/dl),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6.母婴血型不合,抗人球蛋白试验或三项试验(改良直接法、抗体释放法、游离抗体试验)阳性可确诊

治疗原则
  1.防治严重贫血和心力衰竭。 2.降低间接胆红素,预防核黄疸。 3.保证供给正常营养。 4.控制感染,忌用磺胺药、氯酶素、新生酶素。 5.严重盆血者可输血。

用药原则
  1.起病第一天以防治严重贫血和心力衰竭为主:(1)输氧;(2)适当利尿,使用强心药控制心衰;(3)输血;(4)换血疗法(详见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 2.第2 ̄7天主要是降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预防核黄疸(详见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

辅助检查
  1.对母婴血型不合溶血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考虑要与G-6PD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

疗效评价
  1.治愈: (1)临床症状消失,无黄疸、贫血,肝脾不肿大。 (2)血常规正常。 (3)尿二胆正常。 (4)无后遗症。 2.好转: (1)贫血、黄疸减轻,肝脾可轻度肿大。 (2)血常规等接近正常。 (3)尿二胆正常。 3.未愈: (1)黄疸、贫血无改善,肝脾无缩小。 (2)血常规、血红蛋白无上升。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356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