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农业 » 正文

天蚕(Japanese tussah silkworm)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15

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又名山蚕。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中国黑龙江、辽宁、吉林、广西、江西等省区的天然柞林里,均有野生天蚕发现,分布很广。

天蚕系一化性、完全变态昆虫。

成虫8月间羽化,最早羽化与最迟羽化相差可达30天以上,羽化最适温度为22-26℃,成虫翅展12-15cm,体长雌约4.5cm,雄约3.7cm,色泽不一,多达几十种,主要有橙黄色、灰黄色、赤褐色、红色、茶青色等各种各样不同浓淡程度的蛾色,其中以橙黄色较多,茶青色最少。交配率的高低与环境条件及翅色有关,温度低、湿度高、通风而风力不长、强的荫影处较为适宜,又橙黄色蛾交配率最高,其次为灰黄色蛾。

幼虫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下,5月上、中旬孵化。暖卵的适温为18℃,相对湿度为75-85%,在此温、湿度条件下,经6天孵出蚁蚕,孵化率可达90%左右。

天蚕主要取食壳斗科相等属的植物,如辽东柞、蒙古柞、栓皮柞、尖柞等树叶。

天蚕的野外放养,病害天敌比较严重,结茧率仅35%左右。为了防止天敌为害,可在小蚕期进行室内饲养,剪取鲜枝放在容器中饲育,每日早晚给叶一次,温度25-28℃,相对湿度70-75%,并适当添水,可减少发病率、提高结茧率。

天蚕的病害与柞蚕相同,脓病、软化病、微粒子病、硬化病均有发生,但以软化病最为严重,病害的发生除与种质有关外,气象饲料因子也是诱发蚕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减少病害,必须进行卵面消毒,改进饲养技术。

放养天蚕的场地,特别是大蚕期,宜选择饲料鲜嫩、水分充足、温度较低、凉爽通风的场地。幼虫有饮水的习性,雨后常见蚕状在叶面饮水。故遇干旱天气,宜在早晨或傍晚向树上喷水。眠起蜕皮后有吃蜕皮壳的习惯,大蚕期腹脚、尾脚的抓附力强,不易被风吹落或被害虫拖走。

天蚕5龄末期,食欲减退,丝腺发达,蚕体渐缩小,卷于2-3片柞叶中,吐薄薄一小片较平整的浮丝,即茧衣,然后沿树叶主脉的基部吐丝结成茧柄,再进入已拉拢的叶片中丝,经一昼夜结茧完毕,排出排泄物,湿润茧层,再经一昼夜,茧干燥变硬,茧衣上有白色粉末。自结茧开始第7-8天(已化蛹)即可采茧。为了尽量减少蛹的振动,避免损伤,应连着包在茧外的叶片同时采下,以后再把叶片剥去。剥叶时兼行选茧,剔除死笼茧、薄皮茧、污染茧、蛆害茧,用作缫丝的茧则须杀蛹干茧,作种茧用的则放在通风良好的蚕室中平铺保护之。

茧呈长椭圆形,长径45-53cm,短径23-27cm。茧色可深绿、浅绿、深金黄色,但绝大部分为绿色,一侧色较深,一侧较浅。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茧为黄绿色。茧重雌为8g,雄约6g;茧层重雌约0.7g,雄约0.6g;茧层率雌约8.8%,雄约10%。茧能缫丝,1000粒茧可缫生丝250-300g,一粒茧丝长600-700m,丝质优美、轻柔,不需要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纤度5-6旦,约比桑蚕丝粗一倍;伸度约40-50%,比桑蚕丝高1.8倍;强力约为桑蚕丝的2.5倍。织成丝绸色泽艳丽、美观,可与其它纤维混织,是极高级的丝织物。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