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物与农业 » 正文

稻白叶枯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15
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

[诊断] 症状主要有:①普通型:一般在分蘖后期出现,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黄绿色或暗绿色斑点,后期沿叶脉或中脉发展成条斑,病部灰白色,病健部交界线明显,呈波纹状。空气湿度大时肉眼可见病部有“鱼卵”状菌脓(内有许多白叶枯病细菌),水稻类型不同,病斑颜色略有差异。②急性型主要在环境条件适宜,品种感病情况下发生,病斑暗绿色,扩展迅速,似开水烫伤状,病部有菌脓。③凋萎型:多在秧田后期和拔节期发生,心叶青卷呈青枯状,和螟虫引起的枯心有相似之处。

[发病规律] 病原物主要在病稻草、稻桩、再生稻、稻种及一些杂草上越冬,次年主要通过流水、风雨传播,从水稻的水孔或伤口处侵染发病。高温、多湿,多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稻田流水串灌、偏施氮肥、土壤酸性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 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以控制菌源为前提,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
(1)农业措施 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切忌深灌、串灌、漫灌。
(2)利用抗病品种 早稻抗病品种有:二九丰,特青1号,湘早籼3号等。中稻有:杨稻4号、6号、7号,水源290,抗优63等。晚稻有:秀水664等。
(3)杜绝病草入田,进行种子处理 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小时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24~48小时。
(4)药剂防治 病区关键抓秧田防治和发病前期的防治,秧田在秧苗三叶一心期进行,大田在出现零星病株(发病中心)时进行。药剂有每亩用20%叶青双(川化-018)可湿性粉剂125克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300克或12%施稻灵悬浮剂30毫升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70克等对水75千克喷雾,大田初病期每隔7天连续喷洒2~3次。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0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