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该病危害穗部,一般仅个别小穗受害,病粒外表带污绿色或污黄色,内部隐约显示有黑色物,成熟时腹部裂开露出圆锥形黑色角状物,病谷全部或部分被黑粉代替,有些病粒呈暗绿色,不开裂,似青秕谷,手捏有松软感,内部充满黑粉(冬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孢子在土壤中或种子内外越冬为主,翌年萌发产生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至花器、子房或幼嫩的谷粒上萌发侵入。水稻扬花至灌浆期遇高温、多雨等条件发病加重。
[防治]该病应采用减少菌源,栽培控病和穗期药剂保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1)减少初侵染菌源 合理轮作,深耕,选无病种子等。
(2)栽培控病 介理配方施肥,加强水肥管理,适当使用“920”等措施,促进花期相遇等。
(3)种子处理(参照恶苗病)。
(4)药剂防治 母本盛花期进行药剂防治是控病的关键措施。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0%粉锈宁乳油80毫升或40%灭病威200毫升或灭黑1号300毫升对水在盛花期喷雾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