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神经生物学 » 正文

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9-26

机体在进行反射活动时,所产生的效应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达到适宜的程度,必须经过多次的反馈调节,才能达到最适效应。所谓“反馈”,在工程技术上是指自动调节系统的效应装置,把一部分效应信息反过来传输给发讯装置或传输给该系统的中间环节,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动调节系统的活动。机体内很多反射过程中,也存在着与自动调节系统相似的反馈联系。例如,在血压的调节中可看到,当某种原因引起血压上升时,对血压敏感的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就增多,信息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心血管中枢的分析综合活动,控制信息沿传出神经传至效应装置,结果导致血压下降,使血压上升受到限制;而血压下降的本身又会反过来减弱感受器所受的刺激,使传入冲动相对减少,这样血压就不会无限制地下降,从而使血压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反射产生的效应反过来减弱引起该反射的动因,从而使该反射的活动保持相对稳定。机体内负反馈调节是非常普遍的,它可使体内的生理活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如果反射的效应反过来进一步加强引起该反射的动因,使反射中枢的活动更为加强,则称为正反馈。机体内的生理活动也有正反馈调节的例子,但较为少见。例如,排尿反射进行时,当膀胱收缩时尿流刺激了尿道的感受器,传入冲动进入中枢进一步加强中枢的活动,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膀胱收缩更为加强;膀胱收缩加强使尿流刺激也加强,再加强中枢的活动,使排尿过程越来越强烈,直至尿液排完为止。所以,通过正反馈联系可使反射活动越来越强,直达最大效应。在病理情况下,正反馈现象较为常见,即所谓出现“恶性循环”。临床治疗中,常用药物或其他措施以中断恶性循环,使机体恢复负反馈调节的相对稳定状态。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1.851 second(s), 883 queries, Memory 2.6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