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生物名词库 » 生理学 » 正文

脊髓灰质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0-20

  过去称小儿麻痹症。一种由特殊的RNA病毒所致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脊髓症状,部分病例有不规则麻痹或瘫痪。人类是本病唯一的自然贮存宿主。此病毒能抵抗胃酸,可由食入污染病毒的食物经胃肠道传染。经鼻咽感染者,仅限于患病后35日内。人粪是最重要的病毒来源,大多数病人发病12周内粪便带病毒,个别患者可长达34个月。本病潜伏期为514天。潜伏期末期到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强。病情轻重、神经损害程度、有无瘫痪等,不同病人差别很大。病程大致可分为4期:(1)前驱期:体温可高达39℃以上,全身不适、烦噪不安、嗜睡,并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及咳嗽、流涕等症状,无脑膜刺激症状。14日后热退,症状消失,极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疾病。如病人抵抗力较强,疾病可仅限于此期,不再发展,称为顿挫型。顿挫型病人较多见,约为瘫痪型病人的数倍。(2)瘫痪前期:如病人抵抗力弱,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则引起本期症状。一般在先驱期退热后16日体温又升高,有全身症状,四肢疼痛,感觉过敏,颈背强直,肌肉痉挛,四肢轻度震颤,病理反射阳性,嗜睡(但神志清醒)等。可持续46日。(3)瘫痪期:多在瘫痪前期34日内开始,本期仍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有腹壁反射、膝反射消失,以致出现瘫痪并逐渐加重。根据瘫痪与麻痹的部位可以分为:脊髓型(多危及四肢,并以下肢为多见,也可危及呼吸肌、颈肌、腰肌等。瘫痪部位不规则、不对称、轻重不同)、脑干型或球型(包括中脑、桥脑及延髓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危及生命)、脑型(少见,可有烦燥不安、嗜睡、惊厥等)、混合型(上述各型混合存在)。(4)恢复期:瘫痪出现12周后可逐渐恢复、13月痊愈。重者可持续更久,有些受害肌群功能不恢复,形成顽固性瘫痪、肢体挛缩及畸形等。本病可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出现瘫痪等进行诊断,如能检出血清抗体或分离出病毒将更有利于确诊。本病无特效疗法,一般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及预防继发感染等措施,故应加强预防。我国自制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预防效果良好,自从此疫苗问世后,发病率大为降低。急性病人排泄物应消毒后,再倒入下水道;与发病5日内病人接触时应戴口罩。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422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