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为日本血吸虫,其成虫为雌雄异体,雄虫短粗,雌虫细长。多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内,平均寿命3~5年或5~10年。本病的传染源为病人和病畜,牛、羊、猪、犬等。含有虫卵的人粪或畜粪将水污染,虫卵很快孵化成毛蚴在水中游泳,遇中间宿主钉螺时,就钻进钉螺体内,先变成胞蚴,再发展成许多尾蚴。尾蚴从螺体内不断放出,游于水中,当遇到人畜时,便从皮肤或粘膜钻入人畜体内,使人畜感染。尾蚴进入人体后。脱去尾部成为童虫。童虫经微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静脉,随血液流经右心、肺、左心进入体循环,其中部分到达肠系膜静脉,并发育为成虫。血吸虫的尾蚴、童虫和虫卵对人体均能产生机械性损伤,并引起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江南广大地区及海南岛等地。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人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临床上按病程和主要表现可分为侵袭期、急性期、慢性期及晚期。侵袭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的红色丘疹或疱疹、发热、咳嗽等症状。急性期以发热、肝脏肿大、腹泻、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征;慢性期以腹泻、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晚期则可发展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巨脾与腹水等。日本血吸虫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寄生虫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预防。首行,要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地区,要普查普治病人、病畜,价值不大的病畜应宰杀;严格管理粪便,要将河边、水塘边的粪缸和厕所迁移,防止粪便污染水源;粪便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才能做肥料使用。灭螺是切断传染源的重要环节,要因地制宜选用物理或化学手段杀灭钉螺,严禁接触有钉螺的河水或塘水,有特殊需要必须下水时,要使用防护工具或涂擦防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