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食品物流专题 » 正文

浅谈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及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01

        我国《包装通用术语》国家标准(GB4122-83)中对包装明确定义:“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装通常分两类:一类是为了促进市场销售而包装,称为商业包装,另一类是为了方便装卸、存储、保管、运输的目的,称为工业包装。

  粮食包装大多数属于工业包装,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护货物和便于流通。本文仅就目前我国粮食物流中有关粮食包装的现状及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我国传统的粮食包装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粮食短缺,粮食生产需大于求,党中央、国务院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的生产、收购、运输、保管和销售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在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之前,粮食包装为清一色麻、棉制品,油脂则用铁桶包装。国家于1984年和1987年对粮食包装——闭口钢桶、麻袋、面粉袋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商业部对粮食流通过程中运输、调拨、包装等环节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对粮油调运以及粮食包装还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在计划经济年代粮油包装在粮食流通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一系列的制度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因包装问题带来的粮食损耗大大减少。

  我国粮食物流包装的现状

  1.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粮食包装市场混乱。随着粮食流通市场的放开,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粮食包装清一色的麻、棉制品的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塑料编织袋,而且编织袋的质量、规格、颜色、封口等无统一标准,质量参差不齐,大小长短不一,颜色各异,封口更是极不规范,给粮食运输、储存带来很大的困难。国家粮食主管部门再也不能监管整个粮食包装市场,最多只能监控国家以及地方储备粮的包装状况,其余市场上流通的粮食,可以说根本就处于无监管状态。行业管理又不能及时到位,规范化的市场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原有的国家标准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导致整个粮食包装市场混乱。

    2.包装材料以及生产技术不规范,粮食损耗惊人。长期以来,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一些生产麻袋的大型国营企业逐步被关、停、并、转,退出粮食流通市场。应运而生的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生产塑料编织袋占据粮食包装市场,但由于对材料、生产技术缺乏监管,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加上粮食包装封口不统一,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运输过程中,编织袋破烂多,粮食撒漏严重,同时给卸船、装车、叠堆等作业造成很大的困难,影响工作效率,给安全生产带采一定的隐患,最严重的是导致粮食在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因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个别地方由于包装不善造成粮食破包散露率曾高达48.6%,平均散露率为5%左右,大大超出国家规定2.5%的标准。

  3.缺少与国外包装法规相协调的粮食包装法规、条例和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市场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粮食包装等一系列问题上需要有相应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的运作。尽管国家在1984年和1987年由商业部制定了部分粮食包装标准及有关管理办法,但很难适应目前国内以及国外粮食包装发展的需要。目前粮食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塑料编织袋,并没有制定专门用于粮食包装的统一标准。包装立法远远滞后于包装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落后于泰国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解决粮食物流包装问题的对策

  1、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尽快完善和制定有关标准和管理办法。国家赋予主管粮食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应逐步加大,完善有关粮食包装管理办法,创造条件出台包装法规,尽快制定“粮食包装——塑料编织袋”的国家标准,从材料、重量、规格等各方面严格统一粮食塑料编织袋的各项生产技术指标,从源头抓起,杜绝不合格产品充斥粮食包装市场。严格规范编织袋的包装封口技术,统一用机缝,避免因封口问题造成粮食运输损耗。2004年,铁道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下发的《关于铁路粮食运输严格执行包装标准的通知》,这是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规范粮食包装市场奠定了基础。

  2.完善行业管理、市场监督的办法,规范市场的运作。目前,我国粮食行业协会、运输协会等行业管理体系正在形成,并逐步规范。这些协会,在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运作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粮食包装问题上,由于涉及多个环节,各行业协会应加强合作,整体研究制定行业规范。

  3.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绿色粮食包装。国际上对粮食、食品的绿色包装的要求相当严格,许多国家制定法律强制推行。我国绿色包装刚刚起步,粮食的绿色包装亦在摸索中。为此,国家应大力扶持绿色包装的力度,制定有关标准、制度以规范绿色包装。加快应用可降解材料包装,限制使用难降解或有毒材料的包装,推广使用纸质粮食包装。

  4.完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粮食流通“四散”化。从降低物流成本、节约资源、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以及增加效益的角度出发,粮食流通“四散’’化是发展方向。国家应加大粮食物流方面科技力量和资金的投入,完善现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粮食的集装箱运输,研究开发粮食包装先进技术,以适应国际大物流环境的需要,最终使粮食物流实现无包装化。由世界银行贷款,总投资达78亿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现代化散粮运输工程项目,目前已在我国大连北良港竣工并通过验收,为推进我国粮食“四散”化进程起到了坚定性作用。

  5.培养和引进高级物流人才也是发展粮食物流和开发研究绿色包装的关键。粮食运输、包装要向合理化、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绿色包装,甚至实现无包装化。就必须研制和开发新材质、新造型的优质包装,要努力研制粮食物流先进技术和设备。因我国起步较晚,粮食物流人才相对缺乏,因此,在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同时,亦要引进国际高级物流人才,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促进我国的粮食物流行业尽快成长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