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食品物流案例专题 » 正文

嘉里大通的物流王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19

 文/ 陈亚南

  2005年,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得到的最新殊荣是: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我国首批5A级物流企业。得到这一殊荣肯定的,整个中国物流行业里不过9家。

  作为现任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联席董事总经理、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总裁的汪炜城先生,也在2005年9月在中国北京举办的第14届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联盟世界大会上作主题发言。

  嘉里雄霸现雏形

  位于上海外高桥的嘉里物流中心据说马上就要落成了。项目竣工后,嘉里物流在保税区的仓储面积将增加到15000平方米,并与其在漕河泾经济开发区的基地构成保税与非保税、国内与国外的完整物流链,以上海为中心构筑嘉里物流在中国的核心业务带。至此,嘉里已经初步完成了在上海、北京、天津、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等地的物流布局: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江三洲角地区;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北部地区;以深圳为中心辐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天津、青岛、宁波等地为“根据地”全面开展物流服务。根据嘉里物流的整体规划,今后上海将成为嘉里物流的核心地带和运营中心,广州的有关布局设点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之中。

  目前,嘉里集团在内地物流方面的投资已经超过6 亿元,而这仅仅是个开端。

  据了解,占嘉里物流20%股权的北京物流港投资将超过100亿元,“嘉里京泰物流”将以嘉里物流在亚太区的物流作业网络和营销网络为依托,致力于开拓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及亚太区,乃至全球的物流业务,为客户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

  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这个本就极富纪念性的日子里,香港上市公司嘉里建设通过旗下的物流企业嘉里物流联网有限公司,收购了国内最大物流公司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50%的权益,并在2005年1月13日将股份增持为70%,成交价为3.8亿元人民币,大通国际正式更名为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嘉里大通的物流帝国雏形已然浮出水面。

  从仓储到物流之蜕变

  嘉里物流的母公司嘉里建设为香港最大的物业投资及发展企业,以投资高档住宅和写字楼闻名,嘉里物流其实也是由基础物业起家。

  1981年,一座位于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的仓库成了嘉里在物流领域的开始。之后,活跃于整个80年代的嘉里货仓集团所经营的项目,也就是在香港的九龙湾、柴湾、沙田等地开始建设各种各样的仓库,直至取得超过95%的平均出租率,成为仓储行业当之无愧的大哥大。

  随着大气候的发展,“物流”成为热门字眼,亚洲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国家因为需求的下降,工业出现压缩,企业开始考虑怎样降低产品价格。而降低价格的直接途径之一便是从成本节流,降低原材料成本包括货物运输等的成本。据了解,在香港,1997、1998年之前,好的货舱每平方英尺每月价格在十二至十四港币,1999年开始就直线下降,跌到现在的五六港币。因为每个企业都希望存货越少越好,开始把存货、运输环节“外包”。有的行业如报纸业,把报纸、杂志的派送业务外包,可以节省50%。一些生产厂家也可以省20-30%不等。嘉里对“第三方”越来越感兴趣,1997年2月成立的嘉里物流有限公司,就是定位成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成立不久就开始提供物流支持,服务于当时香港时髦的C2C电子商务。

  2000年,嘉里物流的战略目标转变为“一个亚洲首屈一指的供应链管理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受信息技术和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的驱动,嘉里向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日盛的电子、保健、零件、技术、时装、零售、化工等行业渗透。

  经过几年发展,嘉里物流的销售业绩,从1997年纯仓库收入的4.02亿港元,爆炸式增长到2004年以物流收入占81%强的23亿港元,在嘉里大通并入之后,2005年整个嘉里物流的销售额预计将飚升至51亿港元,其中纯物流的收入将占到93%。

  目前嘉里物流的业务范畴则扩展到地面运输、第三方物流服务、海运、空运、集装箱堆场、零售的理货服务以及外贸等。嘉里在全球14个国家设有自己的分公司,在5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城市开展了业务,管理着超过74万平方米的分销中心,能够提供包括合约物流、国际货运等综合性物流服务,货品种类包括化学物品、工业产品、电器产品、高科技产品、食物饮品、著名消费品品牌及零售货品。

  信息化做“先利之器”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是嘉里大通总裁汪炜城先生常常强调的一个词,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是如此。据汪总说,现在的客户已经不满足仓库、提供运送的车辆这样简单的工具提供,物流企业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集生产、运输、码头、机场、仓库、贸易、买家、银行、保险、海关及其他有关部门资料于一身的资讯平台。因此,嘉里物流投资超过百万美元来建设尖端科技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为客户提供电子商业技术,为互联网零售商提供商业与商业层面上部分电子交易过程,并进行全面的供应链管理。

  摩托罗拉是嘉里物流的大客户之一,对于这样单位体积价值较高的产品,嘉里物流首先做的一件事是替他们一一过磅。过轻或者过重,他们都会打开来检查里面是否会缺了或者多了配件。然后对每件产品进行电脑条形扫描,登记入册,从入库到出库都有完整、详细的纪录。甚至是退货,哪怕是一个零件,也会被登记在册。而对于客户来说,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只要轻松地点击电脑键盘,就可以看到本公司产品在嘉里物流的运送和存货情况。

  还有一个鲜活的例子是,在香港,食品的保质期剩下不到6个月的话就不能上货架。在做金龙鱼等快速消费品的物流业务时,嘉里采用了先进的“用生产日期来管理货物”的系统。由于拥有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他们就可以轻松地给予客户一定的“保质警示”,以便客户及时采取行动。

  尽管内地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不下千家,但多数都是从运输公司或者仓储公司,甚至是快递公司转变而来的。尽管五年前,嘉里物流还是叫嘉里货仓公司。但是依靠这套物流信息处理平台的开发,凭借技术上的优势,嘉里物流迅速做大做强起来。

  大通做“帝国版图”催化剂

  如果说嘉里物流进入大陆市场五年来的发展一直是一步步稳健走过来的话,那么收购大通后的嘉里大通物流公司发展步伐,只能用一路小跑来形容了。

  1985年成立的大通国际是中国第一家合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以空运货代业务起家,通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美资联邦快递和安邦快递的合作,国资背景的大通凭借国际快件业务迅速崛起,并在1998年涉足国内快件和物流业务。2004年,在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的有关评选中,大通公司分别名列海运业务、空运业务、综合实力第10、第4和第8名,其未经审计的年销售额已达约30亿元人民币。

  2004年,由于大通的股东层意见产生分歧,实际控制方“上实控股”无奈退出,却留给了嘉里物流一个极好的进入契机。

  120个办事处遍布内地所有省份,并在11个策略性地点设有区域配送中心,大通国际具有嘉里物流眼热的“泛中华区基础设施覆盖”,连同超过700个内地区域性营运牌照,以及包括戴尔、微软、惠普、IBM和3M等公司在内的一大批固定大客户。

  嘉里物流觊觎中国内地的物流市场已有多年,但由于过去内地幅员辽阔而且监管严格,嘉里物流对中国内地的业务渗透力一直不强,即便资金实力雄厚,但要依靠自建渠道的常规发展模式还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到处建立新的分公司,重新探路,嘉里的汪炜城先生着实伤了脑筋又费神。现在,大通的业务与嘉里物流本身在内地的营运整合完毕之后,嘉里大通已经成为新的旗舰,全力拓展中国的物流业务。

  更具战略性的是,嘉里大通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包括货仓、配送中心、码头、港口及货柜相关设施的使用能效,利用这些基础设施源源不断地创造衍生和附加价值。

  直到目前为止,收购大通运输大概是嘉里物流发展史上最高的一块里程碑了。收购之后,嘉里物流在中国的商号改为“嘉里大通”,而在中国以外地区则继续以“嘉里物流”作为标志,致力于成为亚洲的知名物流品牌。

  “我们看中大通运输的主要是健全的网络,因为现在的业务都需要跨省市操作,网络非常重要。”汪炜城如是说。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嘉里物流与大通运输联手之前,两家公司在国内的物流分拨业务都做得还不购理想。这次收购来了个优势互补,对收购后几个月来人员、资源、经营模式等等方面的资源整合,汪总表示进展顺利,非常满意。

  “中国的市场很有前景,是我们最重要的战略地。”当谈及对中国物流市场的看法时,汪炜城表示,服务外商一直是嘉里的特色,以后也是嘉里大通发展的重心之一。“我们进入大陆市场不过四五年时间,虽然不晚却也不算早,现在的后起之秀太多了,竞争很激烈,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赶上。而服务外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本身我们有外资的背景,沟通起来比较容易,这块利润目前来讲还是比较丰厚的,我们必须紧抓不放。”

  当被问到几年来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的感受时,汪炜城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加入WTO了,这是最大的一个变化。”据汪总说,在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各种相关条款渐渐得到执行,“开放”成为至为重要的一个特点。许多公司不再采取观望的态度,而是直接进入中国,这在给嘉里大通带来更多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带来更多客户。“这是个好机会,机遇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

  中国经济与物流发展的明天

  在第14届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联盟世界大会上,嘉里物流(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汪炜城将作“中国经济与物流的发展与变化”主题发言。对于嘉里物流进入大陆市场几年的发展,汪总颇有感触。

  据汪总说,2003年中国物流业总值约20000亿人民币,估计每年以10-15%的速度持续增长。第三方物流市场总值已超过600亿人民币,估计年增长25-30%。中国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加入WTO以后,在将来的东盟“10+1”也会带来贸易的发展,将会有一个17亿人口的大的经济体系,南北物流马上就要启动。同时,本地购买力会不断增强,物流也是中国支持的一个发展方向。

  然而当被问到在中国内陆市场发展遇到的问题时,汪总第一句话便是“内地太大了,一个城市可能就盖过了我们整个香港,外来的和尚也不好念经。幅员辽阔,各地情况都不同,摸索市场很艰难,我们走了不少曲折路。”

  据汪总介绍,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面积太大,语言、地理、发展阶段各有不同,所以在开拓物流市场时就特别艰难,以往嘉里在东南亚其他地方的经验也显得“有心无力”。其次,政府方面的法规虽然已在不断完善,但仍是比较复杂。例如,嘉里在内陆发展,在不同的省市只能重新注册新公司,独立税收帐务,却不能由总公司统一履行,手续很繁杂。同时,政策在出台前与企业的沟通还有待加强,汪总希望以后相关部门能够多听取企业的建议与想法。最后,汪总表示,内地的物流人才还是比较匮乏。因此嘉里也非常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会派员工到东南亚其他分公司去交流学习,并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

  链接:

  公司大事记

  1985年:成立嘉里大通空运(中国)有限公司;

  1986年:国内率先成功实现新鲜松茸保鲜、限时出口运输服务;

  1987年:国内首创出口美国服装“挂装”包机运输服务;

  国内首创“活牛”国际、国内包机联运业务;

  1989年:首开中国天津新港至韩国釜山的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

  1992年:公司更名为嘉里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公司业务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发展;

  1995年:与美国联邦快递(FedEx)合作,国际快件业务得以迅速发展;

  1997年:首家与海关总署签定加强报关运输管理合作备录(MOU);

  1998年:与美国安邦(Airborne)合作,国际货运业务有了综合性的提高;

  1998年:与DELL合作标志着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1999年:在货代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品质体系认证;

  2000年:被国家品质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品质管制优秀企业称号;

  2001年:被《中国航务周刊》评为中国最佳物流设计方案物流企业;

  2002年:与上海实业实施股权重组,实现强强联合;

  2005年:嘉里物流联网收购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70%股份,“嘉里大通”成为嘉里物流于大中华的新品牌。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