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服务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中毒及其预防 » 正文

蛇中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16
核心提示:世界上蛇类有3300种,其中近2/3的蛇有毒性分泌物,主要毒蛇有430种,分属4个科,分别是眼镜蛇科、海蛇科、蝰科和响尾蛇科。我国有毒蛇42种。 毒性:毒蛇咬人的同时,毒腺分泌的毒液经过刺入的毒齿管进入人体,然后随淋巴、血液循环逐渐扩散至全身;亦可经伤口破损的血
   世界上蛇类有3300种,其中近2/3的蛇有毒性分泌物,主要毒蛇有430种,分属4个科,分别是眼镜蛇科、海蛇科、蝰科和响尾蛇科。我国有毒蛇42种。
   毒性:毒蛇咬人的同时,毒腺分泌的毒液经过刺入的毒齿管进入人体,然后随淋巴、血液循环逐渐扩散至全身;亦可经伤口破损的血管直接进入血液,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毒蛇咬伤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在每年的4~10月间,以凌晨或夜间多见。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蛇毒种类和吸收的毒液量。咬伤后创口局部疼痛、红肿、出血、皮下出现瘀斑,组织坏死等,逐渐向近心端蔓延,出现淋巴管炎和区域淋巴结炎。
   含神经毒素的毒蛇咬伤后,局部症状一般轻微。如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后,局部仅有麻痒感。全身症状多出现在咬伤后1~3小时内,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言语和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牙关紧闭等。严重者有肢体瘫痪、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等。这类蛇咬伤后,病程较短, 如能度过1~2天危险期,可很快痊愈。
   海蛇蛇毒主要破坏横纹肌,引起横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
   蝰蛇、五步蛇、竹叶青咬伤后局部有剧痛、肿胀明显, 并迅速向肢体近心端蔓延, 往往伴有出血、水疱或局部组织坏死, 伤口附近的淋巴腺肿痛。全身症状有心悸、烦躁不安、谵妄、便血、血尿甚至少尿或无尿。检查全身有皮肤黏膜瘀点和瘀斑、心律紊乱、黄疸和贫血等溶血表现,严重者有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咬伤后引起神经系统、血液和循环系统损害,但各种蛇咬伤后损害的的器官后危害的严重程度可有所不同。
    紧急处理:被咬者要保持镇静, 不要惊慌和奔走, 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1. 结扎:咬伤后要立即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结扎伤口的近心端。如伤在足背,则在踝关节上端和膝关节下端结扎;如伤在手背,则在腕关节上端和肘关节下端结扎。结扎紧度以阻断淋巴回流为准。待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
    2. 冲洗伤口、加快毒素排出:被咬伤后应立即用净水冲洗, 有条件可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 以洗掉伤口表面毒液。如伤口有毒牙残留,应及时挑出。用消毒的手术刀, 按毒牙痕的方向纵切开。如无牙痕发现, 则作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过深,只要能使淋巴液外流,促使毒液排出即可。随后可用拔火罐、吸引器或吸奶器等器械多次反复吸引。如无以上条件时, 可直接用口吸吮, 但吸吮者的口腔黏膜要无破损, 牙龈无病灶。伤口吸引后要消毒处理, 用口吸毒者要及时漱口。最后把患肢浸在约2%的冷盐水中, 用手指自上而下地不断挤压,持续20~3 0分钟。然后湿敷伤口,以利毒液继续排出。
    3. 局部降温:早期冷敷被咬伤的肢体及伤口周围,以减慢毒液吸收。
    4. 在进行以上处理的同时,要积极送患者到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院,给患者选用解毒药或应用对应的抗蛇毒血清及对症、支持治疗。
    中毒预防:多数蛇生活在地上,但也有生活在树上或灌木丛中的,蛇夜间活动较为频繁。人们要学会识别居住地的毒蛇。当和蛇相遇时,蛇一般很快逃脱,仅当突然和人撞在一起或蛇无法逃脱时才咬人。所以要尽量避开毒蛇,但如果人不能有效的逃离,千万不要突然活动,以免引来蛇的攻击。村舍中,人尽量不要睡在地上,因为体温可引来蛇睡身旁。在毒蛇出没较多的地方行走时,要穿高腰皮靴和长裤。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097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