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老板要求文章必须英文,投稿必须SCI收录杂志,要求甚严。开始时其苦万状,但是后来适应了,逐渐也就习惯了。根据我的经验,给提几个建议:
1。既然写英文文章,就不要再参考中文的文献,效果反而不好。
2。养成做文摘习惯,把看过的地道的专业文献片段摘录下来,同时摘录文献出处,留做将来写文章时用。
3。开始做实验时,用英文写实验计划、实验纪录。
4。开始写第一篇英文文章时,先写实验,实验结果,再写前言和结尾,有利于增强自己信心。
5。开始的时候,为了写出地道的英语,我们可以选择数篇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英文文章作为模版,先临摹,套用人家的表述,加入自己的实验数据,照猫画虎而成。
6。写完后,一定要把参考文献逐一用文献管理软件或Medline核实一遍,审稿的老外极重视这个。
(二)对于常写英文文章的朋友来说,当然应当先写前言部分,甚至在动手做实验之前把这部分写好,这部分其实就是一个小综述加上自己的实验计划综合而成。
但是第一次写英文文章的时候,这样做有困难,影响进度,要挨老板骂的。不如先把实验和结果部分写完,呈送老板,然后跟他讨论前言和讨论的写法。
如果您想投稿SCI IF高的杂志,文章就不能以一个结论结尾,要加上严密的讨论。其实okcxl兄说的好,审稿人注重前言,是因为文章的创新点全部体现于此;写好讨论,是给文章的理论水平提上一个高度。有了好的前言和讨论,您的文章一定会光彩照人的。
(三)总结以上各位老大的经验:1。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将文献中的重要结论,精彩词句摘抄存档;2、老外对参考文献很重视,要核对无误。3、前言要反映一定的创新性,而discussion中则要提高到一定理论高度(是否也可以提出一些在实验中不足之处,比较困惑的问题?)
经历了最初的“超级模仿秀”以后,终于找到了一点写E文的感觉。SCI4个点以上的文章真的很难吧,去年有人发了一篇3。8的,结果年底好事不断,不过是在出国进修期间
(四)我曾经写过三篇E文,虽然距离发文还有段时间;感觉还是用E文直接写的好。主要是关于一个分子的,我做的是对其的应用基础研究。材料与方法部分很简单,有抄本室的也有改写老外的,但没有一句重复的,好象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抄写人家的段句不能超过26个词,否则有抄袭的嫌疑,可被保留起诉的嫌疑;还有一些是自己写的。
前言部分大体是这样的:第一段,X是----。X在生理条件下--------。X在病理条件下--------。因而开展对X的应用研究极为必要。第二段,目前关于X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然而截至目前为止,尚无-----。第三段,介于-------,有可能----。我们设想---。在本研究中我们---。讨论:第一段,我们的研究----;这些发现提示---。第二段,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有研究表明---,在我们的体系中未能-----。A发现---;B发现----。X---;因而本研究可能---,并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提示。第三段,与此同时,我们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与我们相似,C的研究---;D---;E-----。X本身----;因而---。第四段,综上所述---。
一文下来,除关键的几个地方外,几乎所有的句子都可以从其他的文章里找到,文献看得越多重复的可能越小。老外喜欢用两个以上的东西说明同一个问题,对参考文献的引用也一样。即使按最小的量来算,差不多就是一篇摘要浓缩成一句话或一个分句,这应该是可以办得到的。手里多收集点同主题的文章也不难,特别是本园的朋友。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对E语的把握通常并不母语,因此自己异想天开地搞些句式并不一定明智,只要抄得不重复就行了。老外看重的是我们在文章里的思维与推理,特别是我们如何去逐渐阐述清楚我们的主诣。如果说创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表述则是让灵魂闪光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