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炎夏酷暑,几乎人人都曾经有过胸腹胀满、胃口不佳的表现。有人称之为“夏季少食症”--
夏季为何食欲差
一是气温高。日本一位营养师在《大口吃出健康》一文中指出:随着气温的增高,身体会减少对热量的需要量。热需要量的降低,会使人饥饿感减少,不思进食。二是体内脱水。为保持高温下体温的衡定,人体内水分蒸发加快,特别是在空调室内感受不到失水,然而肠胃已经有了轻微脱水,这就使得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吸收。三是摄糖多。不少人喜饮含糖饮料解渴,但糖是天然的食欲抑制剂。四是消化液被稀释。炎夏口渴,人们常常饮进大量的水和饮料,冲淡了胃肠消化液,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五是贪吃生冷食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或因食物不洁引起胃肠不适、胃口不佳。
如何才能走出“夏季少食症”的阴影呢?
宜科学地补充水分
首先,应补充洁净的凉白开水,因为它最能解渴。从营养学观点出发,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习惯于喝白开水的人,不易发生疲劳。其次,补水应适时。饭前和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多饮水,以防冲淡消化液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再次,少饮含糖及二氧化碳的饮料,防止产生腹胀、纳差。除常饮白开水外,还可以常饮一些能解热毒、止烦渴的酸梅汤、绿豆汤、菊花茶、鲜藕茶、薄荷水及淡茶水。另外,夏季早晚常食粥既可以补充水分,又能起到防暑、疗疾的作用,如绿豆粥、赤豆粥、蚕豆粥、荷叶粥、莲子粥、百合粥、冬瓜粥、银耳粥等。
宜科学地膳食
第一,多食苦酸。夏季高温,湿气重,加之喜冷饮、进水多,易致外湿入内,使脾胃湿困,导致脾胃功能障碍。此时,常吃苦酸味食物则能渗湿健脾。常见的苦味食品有苦瓜、蒲公英、啤酒、茶叶等。酸味食物也能渗湿、敛汗、止泄泻。如番茄就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降低血压的作用。
第二,多食清淡食物。清淡之品,有助于开胃、健脾。夏季宜选择绿豆、白扁豆、苋菜、莼菜、马兰头、茄子、瓜类、荔枝、莲子、香菇、紫菜等,还有禽肉、鸽肉、鹌鹑肉、鲫鱼、乌龟、甲鱼、蜂乳、蜂蜜、牛奶、豆浆,以及大枣、甘蔗、梨等。
第三,规律饮食。其一,《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意即不能暴饮暴食,每次吃七八成饱,有助于增进食欲。其二,粗细配搭,干稀相间,荤素合理。每周吃三餐粗粮;每天早餐吃面食、豆浆,中餐吃干饭,晚餐吃粥;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荤食。肉类以瘦猪肉、牛肉、家禽肉及鱼虾类为好。其三,按时进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以免打乱胃肠活动节律,发生功能紊乱。其四,少食生冷。滥食生、冷,易使寒、湿互结,弱脾耗胃,导致泄泻、腹痛发生。
第四,补充维生素。夏季出汗多,B族维生素耗损亦大,导致食欲不振。因此应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小麦胚芽、黄豆、糙米、牛奶、乳酪、花椰菜、菠菜、鱼类、家禽肉、瘦猪肉等。维生素C可以很好地抵抗暑热带给人的压力,苦瓜汁、芹菜汁、凤梨汁等各种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应常吃。
第五,讲究烹调。在膳食的调配上,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经常调换饭菜花样;力求烹调出色香味美的菜肴。如用蒜泥、姜末、醋及辛辣调味品做一些新鲜的凉拌菜,既可增进食欲,又可预防肠道传染病。
宜科学地进补
祖国医学认为,“脾主长夏”。脾虚者夏令养生,应采取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原则。除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应时蔬果和相宜的食品外,尚可适当选用一些健脾和胃的药物和食物。如白扁豆能健脾和胃,常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便溏腹泻;白术能健脾益气,常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食后腹胀、食少、便溏、四肢无力;甘草能健脾益胃,常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饮食减少、倦怠乏力,还可补益心气及清热解毒。对于年老、体弱者和儿童,还可服用各种羹、汤、粥等进行食疗,如麦冬竹叶粥(麦冬、竹叶、炙甘草、大枣、粳米)、四色粥(绿豆、赤豆、麦片、黑芝麻各等份)、清开竹沥粥(淡竹沥、粟米、清开灵)、葡萄煎(鲜葡萄汁、鲜藕汁、鲜生地汁煮沸后加蜂蜜冲服)等。
宜科学地养生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能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利于食物的“引诱”;常吞咽唾液,有助于消化;保持恬静安宁的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状态,能平衡神经;不贪凉,注意腹部保暖;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防治各种疾病,减少病魔的肆虐。所有这些,都可以使人以最佳的身心面对炎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