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马铃薯专题 » 正文

马铃薯疫病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18  浏览次数:427
核心提示:青枯病 一、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复,2天后,不再复原,由下向上逐渐发展,4天后,病株茎叶萎蔫枯死。 二、防治方法(一)不能与茄科植物连作,与水稻轮作防病效果较好。(二)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多施有机肥,增

青枯病

一、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下部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恢复,2天后,不再复原,由下向上逐渐发展,4天后,病株茎叶萎蔫枯死。

二、防治方法(一)不能与茄科植物连作,与水稻轮作防病效果较好。(二)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多施有机肥,增施钾肥;酸性土壤,耕耙前每亩撒50~75公斤石灰,使土壤呈微碱性,可减轻发病。(三)药剂防治。用药剂进行灌根,每隔7天灌1次,连灌2~3次,每株用药液0.25公斤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常用药剂有50%的消菌灵700倍液、可杀得1000倍液、20%的石灰水。
病毒病

一、症状表现 发病后,植株畸形、矮小,产量降低,由于病毒病危害,可引起马铃薯种薯退化。马铃薯感病后,主要表现为皱缩花叶病和卷叶病两种。(一)皱缩花叶病。叶片上出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缩小,叶尖向下弯曲,全株矮化。(二)卷叶病。叶片的叶缘向上卷曲,严重时呈圆筒状,病叶较健叶小,叶色较淡,有时叶背呈红色或紫红色。

二、防治方法 (一)加强栽培管理。加大行距,缩小株距,高垄深沟,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及时拔除病株,减轻发病。(二)治蚜防病。马铃薯出苗后,立即喷药,防治蚜虫。(三)药剂防治。用1.5%的植病灵1000倍液加20%的病毒A6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防病效果较好。

晚疫病

一、症状表现 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部,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

二、防治方法 (一)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二)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马铃薯与番茄地,应间隔300~500米。(三)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四)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控制其扩展蔓延。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64%的杀毒矾500~750倍液,或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