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马铃薯专题 » 正文

马铃薯病毒性退化与防治(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22
核心提示:(二)防止种薯退化的措施 1.因地制宜避蚜留种技术 针对病毒传播的途径,特别是蚜虫传毒的特点,国外早已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上采取了防蚜、避蚜措施。例如把种薯生产基地设在蚜虫少的高山或冷凉地区,或有翅蚜不易降落的海岛,或以森林为天然屏障的隔离地带等,由于防止了

    (二)防止种薯退化的措施

    1.因地制宜避蚜留种技术

    针对病毒传播的途径,特别是蚜虫传毒的特点,国外早已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上采取了防蚜、避蚜措施。例如把种薯生产基地设在蚜虫少的高山或冷凉地区,或有翅蚜不易降落的海岛,或以森林为天然屏障的隔离地带等,由于防止了蚜虫传毒,收到了良好的保种效果。荷兰、加拿大等国出口种薯,均靠这类基地。

    我国在避蚜留种技术上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为了防止蚜虫大量传毒,北方一季作区采取夏播留种;中原二季作区实行阳畦和春薯早收留种与秋播;南方实行高山留种和三季薯留种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实施方法概述如下:

    (1)夏播留种:主要是在一季作地区对留种的材料实行晚播,一般生产田播种马铃薯是在4月底或5月初。而为了避开蚜虫传毒高峰期,提高种薯质量,把种薯的播种时间推迟2个月左右,即种薯田在6月底至7月中下旬播种,所以称夏播留种。例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翅蚜飞迁高峰期在7月13--19日。夏播马铃薯在7月中旬,正是有翅蚜高峰期,待播种的马铃薯出苗后蚜虫已大量减少,而且8月份雨水较多,即使有少数有翅蚜虫,而在多雨季节也不易飞迁,传毒机会必然减少。所以夏播留种把种薯田和一般生产商品薯田分开,对马铃薯保种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利用脱毒种薯结合夏播对保种更为有利。长期采用脱毒种薯实行夏播留种,便可使一季作区马铃薯生产完全摆脱病毒威胁进入良性循环,实现高产、稳产。

    (2)中原二季作留种:在二季作区一年种植两季马铃薯,并以春季为主要生产季节,秋播为了生产种薯供翌年春播生产用。这一地区采用了两种留种方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①阳畦留种:阳畦留种的方法是在l--2月份,把种薯播在阳畦中繁殖,5月份收获。其好处是在阳畦中生长的种薯是在低温季节,一无蚜虫活动,二无其他病害侵染,三是收获的种薯到8月份秋播,休眠期已过,不用催芽,同时用阳畦生产的高质量种薯进行秋播,因气温逐渐转凉,蚜虫少、病毒病轻,可以保持种薯的健康水平。因而用秋季生产的种薯供翌年春季大田生产用种,可以达到高产、稳产。同样,利用脱毒薯采取阳畦和秋播留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修建阳畦要在秋收后土壤结冻前,选择背风向阳的地点做畦。畦可取南北向,以便受光均匀、遮荫面小。畦宽1.2米,深33厘米,长度可根据需要面积和地势而定。挖出的土堆在畦的两侧及北端,而南端不堆土,以免遮荫。堆土要离开畦沿33厘米远,以便设置小拱棚。在畦内每平方米施腐熟的圈肥或马粪25千克,铺平后深翻20厘米和土掺匀、耙平,浇足底水。用细竹竿或直径6--8毫米的钢筋做拱圆小棚的棚架,两边堆土加以固定,拱高1米左右。架棚后覆盖塑料薄膜,以增地温。畦内温度一般不低于1--2℃。在2月间播种时畦温可稳定在8--10℃左右。播种前先在畦内喷施800倍的乐果乳剂防止蚜虫。在畦内南北向播种3垄种薯,每垄2行,垄距40厘米,株距16厘米,共播6行。播种的块茎必须事先催大芽,芽长2--3厘米有利于早生根出苗。播完后土面要盖一层薄膜,以保温、保湿,促进幼苗早发,而后把小棚封好。如遇寒流应加盖草苫防冻。播种20天后幼苗出土,可揭掉覆盖在土面上的薄膜,并将拱棚上的薄膜取下,加盖40目的网纱后再把薄膜盖在网纱上。待棚内温度升高至30℃左右,日平均温度在15--20℃时,把薄膜去掉,只留防虫网纱直至收获。一般于3--4月间结薯,5月初收获。

    阳畦种植每平方米为38株左右,0.2亩阳畦用20--25克重的种薯约50--60千克,可生产小块茎1万块左右。于秋季可密植1亩种薯田,生产较小的块茎供翌年整薯播种春薯和阳畦薯应用。阳畦和秋季生产的小种薯,在播种时不用刀切,既可防止病毒病传播,又可防止青枯病、环腐病等通过切薯的刀传病。所以为了保证种薯质量,生产小块茎实行整薯播种是一项保种和增产的重要措施。

    ②春季早收留种:中原二季作区,过去农民留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春季种薯与商品薯的收获期没有分开。一般商品薯为了高产,收获期都比较晚,蚜虫传毒的机会多、时间长。所以,用商品薯的块茎留种,病毒病都比较重,即使秋播也摆脱不了病毒危害。如果把种薯与商品薯在春季分开种植或分别收获,只要在有翅蚜虫传毒高峰期前收获种薯,种薯的质量就能大大提高。例如北京春季5月底或6月初收获的种薯,秋播时病毒株率只有5%左右,而在6月中旬收获的种薯病株率接近50%,在6月下旬收获的种薯病株率l00%。说明春季种薯早收防止有翅蚜传毒,是提高种薯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商品薯生产为了高产可延迟到6月底和7月初收获。这样既保证了种薯质量,又使商品薯生产不受影响。

    但是二季作区除了解决春季种薯早收外,还应及时拔除种薯田的病株,实行整薯播种,喷药灭蚜,选用结薯早的早、中熟品种等,才能达到防止病毒性退化和高产的目的。

    (3)三季薯留种:这是云南省曲靖地区陆良县农民创造的一种留种方式。三季薯留种是在二季作基础上,于稻田冬季休闲地里,增加一季马铃薯,当地称小春马铃薯或板田马铃薯。3月份播种7月份收获的大春马铃薯,是当地的主要马铃薯生产季节,但留种的秋马铃薯要在8月份播种11月份收获。由于春马铃薯的收获期(7月)与秋马铃薯的播种期(8月)相距太近,二季作播种催芽困难,因而在冬季利用稻田休闲期增加一季于1月播种5月收获的小春马铃薯。这样小春马铃薯生产的种薯供秋马铃薯播种用,既解决了催芽困难,又因冬季蚜虫少而提高了种薯质量。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00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