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与症状
病毒侵染寄主细胞后,开始复制并转移至其他细胞,最后在寄主组织内积累。在此过程中,病毒利用或损害正常的新陈代谢路径,引起寄主反应,叫做症状。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从病毒侵染细胞到症状开始出现有一段时间的间隔,即大家都知道的潜伏期(Bus,1978)。
大多数病毒的命名是基于病毒引起其主要寄主反应所特有的症状,这是病毒鉴定标准的症状学的重要方面。虽然主要根据症状学进行病毒鉴定导致了很多混乱,但在病毒学的早期阶段确实如此。
由于植物病害的定义并不是都能接受的(Misaghi,1982),我们并不试图作出一个能满足所有情况的定义。一个可行的病害定义即病害是引起植物不正常生理功能的条件,似乎是非常正确。欲知植物病害定义的详细讨论,读者应参考植物病理学的基本书籍。
大多数情况下,病毒通过受感染植物所表现的症状而表达。由于马铃薯最重要的特点是产量,那些对经济影响最重要的病毒会引起严重减产。概括起来,较为严重的症状总会造成马铃薯的严重减产。然而病毒与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当植株被一种病毒侵染后,并不产生明显的症状。相反,有时候植株有明显症状,但与健康植物相比产量并未显著减少。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可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变化情况。马铃薯受病毒侵染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发生取决于受病毒及其株系侵染的植物基因型,病毒与寄主发生反应时所处的环境条件。环境因素很多,包括自然条件,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因素。
症状类型
对马铃薯而言,通常要根据发生病毒侵染时作物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来判断两种类型的症状。一种植物在生长期受感染(初期感染)会发展成初期症状。这样受感染的块茎携带着病毒,当再次种植时,在生长早期就会显示病害症状(继发感染植物)。这叫做继发症状。初期症状(primary symptom)和继发症状(secondary symptom)也常用于表示其他病害发病的连续步骤(Bos,1978)。由几种病毒导致的初期和继发症状表现较为相似,如花叶病。几乎所有的病毒,这两种类型的症状或者是性质不同或者是严重程度不同,或者是两者都不同,如马铃薯品种的PLRV的初期症状范围通常在植物顶端,呈现失绿、垂直生长及卷叶。继发症状首先在植物基部的叶子上。可见,随着植物的生长,向上发展。一般表现严重卷叶和叶片结构及颜色的变化。其他某些病毒,在初侵染的植株上明显可见严重坏死,但在继发侵染的植株上坏死并不严重,但可能出现更严重的花叶。
症状能明显地分为局部或系统症状。局部症状出现在接种的部位或初侵染的植株部分。当侵染发生在叶片上时,由于寄主的不同其症状可能是不同大小和类型的失绿或坏死病斑。局部病斑对选择某些叫做指示植物的寄主植物用于鉴定病毒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汁液接种后的一种特异反应。系统症状是远离接种过的叶片或植物部分的病毒在植物内转移累积所致。这些症状对在大田条件下病毒病的识别是重要的,在某些测试的植物中,系统症状能用于所有条件下鉴定某些病毒的标准。通常,由于土传病毒的侵染,亦能在块茎上产生局部和系统症状,并将形成坏死,在块茎的表面和薯肉内部能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