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上网做生意,首选VIP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RSS订阅
食品伙伴网,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专题 » 农作物专题 » 正文

菜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2-27
核心提示: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薹为产品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 utilis Tsen.et Lee.又称菜心,古称薹心菜。2n=2x=20。薹柔嫩,供炒食。每100克鲜菜中,含水分94-95克,碳水化合物0.72-1.08克,

    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中以花薹为产品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学名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 utilis Tsen.et  Lee.又称菜心,古称薹心菜。2n=2x=20。薹柔嫩,供炒食。每100克鲜菜中,含水分94-95克,碳水化合物0.72-1.08克,全氮化合物0.21-0.33克,维生素34-39毫克。起源于中国南部,由白菜易抽薹材料经长期选择和栽培驯化而来,并形成了不同类型和品种。主要分布广东、广西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进。上海、北京、南京、成都及厦门等城市郊区有少量栽培。20世纪后叶日本引进试种成功。

    植物学性状:根系浅,主要根群分布在3-10厘米,直径10-20厘米的土层中。抽薹前茎短缩,绿色。叶宽卵圆形或椭圆形,叶缘波状,叶片绿或黄绿色;叶柄有浅沟,浅绿色。抽生的花茎(即菜薹)横切面圆形,黄绿或绿色;花茎叶较小,卵形;花茎下部叶柄短,上部叶无柄。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花瓣4,十字形,4强雄蕊,雌蕊1。长角果,两室,成熟时黄褐色。种子细小,近圆球形,黄褐色至褐色。千粒重1.3-1.7克。

    生长发育与菜薹形成:菜薹的生育过程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叶片生长期、菜薹形成期和开花结果期。在适宜条件下,种子萌动至子叶开展为发芽期,经5-7天,第1真叶开始生长至第5真叶为幼苗期,经14-18天;第6真叶至植株现蕾为叶片生长期,经7-21天;现蕾至菜薹采收为菜薹形成期,历时14-18天;初花至种子成熟为开花结果期,经50-60天。不同品种的生育期长短不同,早、中熟品种40-45天,迟熟品种因叶片生长期和菜薹形成期较长,生育期为50-70天。各品种的生育期还因栽培季节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菜薹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25℃。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不同,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25-30℃;叶片生长温度稍低,菜薹形成适温15-20℃。昼温20℃,夜温15℃时菜薹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佳。温度过高或过低,菜薹纤细,产量低、质量差。菜薹属长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花芽分化和菜薹生长快漫主要受温度影响。

    幼苗具2-3片真叶时开始花芽分化,现蕾以前以叶片生长为主,菜薹发育缓慢;现蕾后菜薹迅速生长。菜薹形成期间茎端和形成层细胞不断进行分裂,菜薹节间迅速伸长和增粗。皮层髓部的薄壁组织发达,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片同化物质不断向菜薹运输,糖类、氮化物及维生素C等不断积累。植株生长量、叶面积大小与菜薹产量呈现正相关。在适宜条件下,主薹采收后还抽生侧薹,侧薹多少因品种、栽培季节及栽培条件不同而异。

    类型与品种:一般按生长期长短和对栽培季节的适应性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等类型。①早熟类型:植株小,生长期短,抽薹早,菜薹细小,腋芽萌发力弱,以采收主薹为主,产量较低。较耐热,对低温敏咸,温度稍低就容易提早抽薹。主要品种有四九心,黄叶早心,青柳叶早心,油叶早心,吉隆坡菜心及桂林柳叶早菜心等。②中熟类型:植株中等,生长期略长,生长较快,腋芽有一定萌发力,主薹、侧薹兼收,以主薹为主,菜薹质量好。对温度适应性广,耐热性与早熟种相近,遇低温易抽薹。主要品种有黄叶中心,大花球中心,青梗中心,青柳叶中心,60日菜心,及桂林柳叶中菜花等。③晚熟类型:植株较大,生长期较长,抽薹迟。腋芽萌发力强,主、侧薹兼收,采收期较长,菜薹产量较高。不耐热。主要品种有青圆叶迟心,青梗大花球,黄梗大花球,青柳叶迟心,三月青菜心和桂林晚菜花等。

    栽培技术:根据不同品种对温度的反应,确定适宜播种期是菜薹栽培的关键措施。中国广东、广西等地,早熟品种一般于4-8月播种,播后30-45天开始收获,采收供应期为5月至10月;中熟种一般9月至10月播种,播后40-50天收获,采收供应期10月至翌年1月;晚熟品种一般11月至翌年3月播种,播后45-55天开始收获,采收供应期12月至翌年4月。菜薹可直播或育苗移栽,以育苗移栽为宜。应注意适时、适量播种,及时间苗,培育嫩壮幼苗。菜薹宜于有机质较丰富、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栽培,一般栽培株行距为15-20厘米。

    菜薹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3.5:1:3.4。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与土壤供钾水平有关。生产1000公斤菜薹,需氮2.2-3.6公斤,磷0.6-1.0公斤,钾1.1-3.8公斤。对氮的吸收,幼苗期占总吸收量22.3-33.3%,叶片生长期占11.6-26.8,现蕾至采收占39.9-62.0%。各时期对磷的吸收分别为17.6-33.3%,17.5-26.4%,42.9-64.9%。钾的吸收分别为21.2-30.2%、19-25%和44.8-59.8。施用有机肥可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菜薹品质。栽植前施用腐熟厩肥和钾肥,移栽返青后及植株现蕾至采收期间追施速效氮肥。生长期间适当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优质菜薹的形态标准:薹粗、节间较疏,薹叶少而细,达到初花。当菜薹高度与植株高度相同时(俗称“齐口花”),为最适采收期。

    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和软腐病(见大白菜)及菌核病。主要虫害有菜心野螟、黄曲条跳甲和菜粉蝶等(见蔬菜虫害)。

 
[ 网刊订阅 ]  [ 食品专题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推荐图文
推荐食品专题
点击排行
 
 
Processed in 0.118 second(s), 17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