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种、饵是渔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了获得较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投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饲料的形状、结构和规格对鱼接受或排斥某种食物十分重要。饲料颗粒大小不仅影响适口性,也影响消化率。因此、选择投喂颗粒饲料的大小要注意适合各生长阶段鱼吞食。鱼很大而饲料过小,鱼不容易摄食而下沉池底;相反,鱼很小投喂的饲料颗粒很大,不利鱼吞食而溶失水中,这样的饲料投喂利用率低。
虹鳟饲料中,12克以下的鱼苗鱼种,根据其个体大小可选择0.3~2.2毫米颗粒料投喂;12~60克的鱼种可分别选择2.2~3.2毫米粒径、长度 3。4毫米的颗粒料投喂;60~195克的个体可分别选择3.5~4.5毫米粒径、长度4~5毫米颗粒料投喂;195克以上个体,投喂粒径5毫米、长度 6~8毫米的颗粒料。
2.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摄食、摄食后消化吸收及鱼的生长都有很大影响。水中溶氧量低,鱼食欲差,摄食后饲料消化吸收率低,生长速度慢,饲料系数高。虹鳟在溶氧9毫克/升以上时,代谢旺盛,生长良好,饲料利用率高。低于5毫克/升时,呼吸频率加快。低于4. 3毫克/升时,出现浮头,不摄食。因此,投喂时应注意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水中溶氧低,鱼浮头,不要投喂,待水中溶氧改变后再投喂。虹鳟喂养中,缺氧一般发生在串联的后部鱼池中,应注意后部鱼池的放养密度,应较前面鱼池密度适当小些。另外,应及时排污,保持良好的水质。
3.要注意水温变化。虹鳟生存水温0—25℃,最适生长D水温16~18℃,低于8℃或高于20℃,食欲减退,生长缓D慢,超过24℃即停止摄食。在实际生产中,有条件的地D方,高温季节抽井水降温,冬季引温泉水升温,使池水温度D保持在16~18℃,能大大提高虹鳟的增肉率和饲料的利用率。
4.种内行为限制虹鳟的摄食。规格和侵袭性对摄食的不利影响常见于虹鳟养殖场。养殖群体中攻击性强的鱼(一D般是大鱼)会影响小鱼的食欲或摄食,从而影响其生长。只D有大鱼吃饱了散开后,小鱼才能摄食。增加投喂次数或使饲r均匀地散开有助于小鱼摄食。另外,虹鳟鱼种因生长参差不齐,一月筛选一次,选出不同规格,分别投喂,以利其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5.日投喂量要适宜。投饲量过低,鱼处于半饥饿状态,生长发育缓慢;投饲量过高,不但饲料利用率低,还会败坏水质,滋生病害。适宜的投饲量是鱼最快生长速度和最高的饲料转化效率的保证。日投喂量以投饲率表示,即以饲料干重占摄食鱼的体重百分比(%)计算投喂。饲料的质量不同、鱼的生长阶段不同、水温不同,投饲率是不同的。虹鳟稚鱼颗粒料蛋白质含量为45%时,在水温14℃时以3.7%计算投喂,16℃时以4.3%计算投喂;成鱼阶段颗粒料蛋白质含量为40%时,14℃时以1.8%计算投喂,16℃时以2.1%计算投喂,可以满足虹鳟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
虹鳟养殖中,其体重会增加,根据增重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鱼种阶段每月进行3次测重,调整3次投喂量;成鱼阶段每隔15天调整1次投喂量。
6.投喂要定时,投喂次数要适宜。
定时投喂能使鱼每天保持一定次数的饱食,其生长、同化效率和饲料转化率都会保持较高的水平。投喂次数过多,造成消化不完全,降低饲料利用率;投喂次数过少,每次投喂量必然很大,饲料损失严重。饲料营养价值高可适当少些,营养价值低可适当多些。水温、溶氧高时,可适当多些,反之则少或停止投喂。虹鳟鱼苗阶段日投喂4~3次,鱼种阶段3~2次,成鱼和亲鱼2次。日投喂2次,最好在上午9~10时,下午16~17时;日没喂3次,在上午8~9时,中午 12~13时,下午17~18时;日投喂4次,可在8~18时之间,均匀设置4次投喂。
7.投喂时要注意投饲速度,要耐心细致,注意方法。
投喂时,每次投词应一点一点地按一定频率把饲料投人水中,切勿把饲料一次投到水中,这样会造成饲料溶失。对虹鳟研究发现了投喂开始时摄食量大,之后迅速减少至停食的情况。所以,虹鳟每次投喂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饲料会沉入水底散失,饲料利用率低;过短大部分鱼尚未达八成饱。虹鳟每次投饲持续时间应为15~20分钟。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要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