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维权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买到假冒酒水饮料后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但是,在索赔过程中,他们受到了开瓶不检和检测费较高两大问题的困扰。
开瓶不检
难坏消费者
消费者:不尝一口,咋知是假酒?
北京的张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本月初他在一家超市花350元买了一瓶五粮液。开启后,发觉这瓶酒的味道和以前喝的五粮液差别很大,张先生怀疑是假酒。于是,张先生将这瓶酒送到了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希望进行鉴定。但是,被拒绝了,原因是酒瓶已经开启。
张先生觉得很委屈,对记者说:"白酒是无色液体,酒的好坏,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主要是根据口感,不喝一口,我怎么能发现它是假酒?可酒瓶一开启,又不能检验了,等于说我们拿假酒没办法了。"
质检中心:
开瓶不检有原因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办公室的周主任向本报记者解释说:"开瓶不检,确实是我们的规定。因为如果来送检的酒水饮料瓶子已经开启,我们就没法判断已经开启的酒瓶中的残酒是否是原装酒,或者瓶中残酒在开封后是否受到污染,所以,我们不会对已经开启的酒水饮料出具检测报告。"
"而且,即使消费者送来的是密封的原装酒类产品,通常我们只会对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检测,而不会出具判断产品真伪鉴定的检测报告。这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对市场上所有酒水饮料的生产工艺及流程都掌握。以白酒为例,我们目前只能对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少数几种白酒进行真伪鉴定,而对于其他品牌的白酒,我们只能根据国家标准,鉴定它是否是合格白酒。"
张先生只能无奈地走出了质检中心的大门。记者陪同张先生拨通了五粮液公司打假办公室的电话,其负责人同样表示,无法对已开启的酒进行检测和鉴定。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对于已开启的酒类产品样品,不予检测,而且"我们只能根据国家标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不能对产品真伪做出鉴定。"
律师支招:
再买一瓶样品去送检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律师认为:"对于这种情况,消费者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法院申请鉴定,由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还有一种成本相对较高但是也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就是消费者可以再去同一个销售者处购买一瓶同样的酒,以后买的那一瓶酒作为检测样本。"
检测费用高
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相关检测费用较高,是困扰消费者维权的另一个障碍。
消费者:维权耗不起时间和精力
张先生算了这样一笔账,第一瓶酒已经没法做检测,要鉴定,就要到超市花350元再买一瓶,而对白酒进行检测的费用要750元。这样,为了鉴定酒的真假,还要再花1100元,而且还要再搭上许多时间和精力。即使判定第二次买的酒为假酒,检测费用750元由商家承担,消费者最多也只能得到商家的双倍赔偿,即700元,再考虑到第一次买酒的350元,维权的结果是消费者什么也得不到。而且,能否顺利得到商家的双倍赔偿,还是未知数。
检测中心:
费用较高有原因
对于检测费用的问题,质检中心的周主任解释说:"质检中心收取的检测费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完全合理。至于费用较高是因为检测成本较高,虽然消费者往往只送检一瓶产品,但为了检测,也要召集所有相关检测人员,开动、运行一系列的检验设备,做各种实验,三至五天才能出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的投入。"
律师支招:
要求售假者承担检测费
邱宝昌律师指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了"双倍赔偿",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第6条也规定了"双倍赔偿",如果鉴定结果为假酒,那么这里存在着对消费者欺诈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销售者应当赔偿消费者因此所受到的损失,消费者完全可以要求双倍赔偿,并要求销售者支付其必要费用,如检测费、交通费用等。
听了专家的讲解,张先生发现,即使售假者承担了750元的检测费,自己尽管经济上没受损失,但却搭进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张先生放弃了进行质量鉴定的想法。他无奈地对记者说:"我越较真,就要投入越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